“鸡司令”的科技创富经

图片

图片
乡村振兴·头雁名片

乌海市保元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创始人

王保元、曹俊兰




乡村振兴
头雁故事


12栋白墙蓝顶的现代化鸡舍错落有致,70万羽蛋鸡在此“安居”、产蛋。一枚枚新鲜的鸡蛋通过自动捡蛋系统从一栋栋鸡舍“走”出来,再“搭乘”2条中央集蛋流水线被直接输送到中央蛋库里。随着传输装置不停地循环,自动装托机精准抓取鸡蛋完成装盘打包。整条鸡蛋生产、包装自动化流水线一气呵成,高效率、省人工。


3月底,记者走进位于海南区巴音陶亥镇的乌海市保元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一睹现代化蛋鸡养殖企业的风采。

图片


“公司目前日产2.7万公斤、50余万枚鸡蛋,稳定供应乌海及周边多个地区鸡蛋消费市场。”王保元介绍。


从2000年的1.2万羽,到如今的70万羽,王保元、曹俊兰夫妻二人艰苦奋斗24年,蛋鸡存栏量增加了数十倍,养殖规模位居我市蛋鸡养殖企业首位。


图片

图片


在巴音陶亥镇出生、成长的王保元称自己是“农二代”。早在1993年,王保元的父亲王生厚便将自家的砖厂库房改造成了鸡舍,从400羽蛋鸡起步,开始尝试蛋鸡养殖。1998年,王保元专门到种鸡场学习蛋鸡养殖技术,积累养殖经验。


2000年,王保元和曹俊兰结婚,正式接过父亲的“接力棒”,全身心扑在了蛋鸡养殖事业上。如果说王保元自幼耳濡目染,早早当上了“鸡司令”,曹俊兰则是在婚后才开始接触蛋鸡养殖。拌饲料、喂鸡、捡蛋、打扫鸡舍、跟车送货……曹俊兰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肯吃苦、又能干,成为王保元的得力助手。2007年,夫妻二人成立乌海市保元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蛋鸡存栏量达到8万羽。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提高养殖密度、自动化率和养殖效益成为当务之急。2016年至2017年,在市区两级农牧部门的积极引导下,王保元远赴山东等地学习先进的蛋鸡养殖技术,取得“真经”的王保元一回来便着手建设30万羽蛋鸡养殖鸡舍。


图片
图片
图片


现代化鸡舍采用自动化重叠式蛋鸡笼养,实现智能化、数据化管理。喂料时,技术工人只需摁下按钮,调制好的饲料便能通过喂料线“送”进食槽里。得益于数字中央集中系统,鸡舍内的养殖温度、湿度、空气流量等环境指标全部由电脑自动控制、精准调节,确保鸡舍全程处于密闭、舒适、无菌状态。管理人员坐在办公室实现远程操控和数据化管理。


“过去,1名工人只能管理5000羽蛋鸡,如今可以管理10万羽蛋鸡,管理效率提高了20倍。通过科学养殖,蛋鸡产蛋率大幅提高。”王保元说。

图片
图片


去年,王保元取得农牧民高级兽医师职称,曹俊兰取得农牧民助理兽医师职称,二人同时获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


3年前,王保元、曹俊兰夫妇建议儿子报考一所大学的农牧专业,专门学习动物营养学,希望儿子将来回乡,接续发展蛋鸡产业。


今年,夫妻二人计划投资建设育鸡场,提升蛋鸡的生产力和质量,不断延长蛋鸡产业链。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