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手相牵 让残疾人享受幸福人生——内蒙古青山残疾人综合辅助性服务中心用心用情服务残障人士

■关注残疾人 

内蒙古青山残疾人综合辅助性服务中心(以下简称“青山助残”)是由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审批的民办非企业残障人士综合辅助性服务社会机构。自成立以来,“青山助残”全面践行“同道而相益,同心而共济”的原则,服务残障人士及其家庭,不断完善残障人士社会治理服务体系,用心用情让残障人士自立、自强、自信融入社会生活。

助力就业 做好保障

对于残障人士来说,就业是一个困难问题。

“以前也去企业找过工作,一听说是残疾人,大多数企业不敢用,怕我们无法胜任,找工作很困难。”张万说,他是一名肢体残疾人,曾经靠低保生活。

该服务中心成立后,主动开展残障人士就业安置工作,与我市多家有意向雇佣残疾职工的企业对接,完善审核、管理体系,促成了我市大量残疾人就业。

“其实很多企业有招聘残疾人的意愿,但是也有很多顾虑,比如残疾人的身体状况、是否能够胜任工作等等。我们作为服务残疾人的机构,就成了连接企业与残疾人的纽带。”“青山助残”综合部负责人杨晓梅说。有工作意向的残疾人递交简历后,“青山助残”的工作人员全面评估审核,通过后将人员分配至各企业工作。工作岗位大多是后勤等难度较低的工作,一周工作2天,由“青山助残”专车接送,每组职工均由组长管理,每日点名签到并做身体检查,每周还有定期的职工培训。“青山助残”还为在我市工作的外地残疾职工提供免费食、住服务。

通过“青山助残”,张万找到了工作。“这比吃低保强多了,每周工作2天,交五险还有工资,靠劳动养活自己很有成就感,还有了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张万说。

“青山助残”还开设了无言洗车行、手工作坊等,残疾人可以在工作之余学习手工制作或到洗车行增加收入。目前,通过“青山助残”,我市600余名残疾人顺利就业。

多种活动 丰富生活

除了就业创业,让残疾人的生活更加有滋有味也是“青山助残”工作的方向。

近日,“青山助残”举办了一场联欢会。有趣的游戏、好吃的零食、丰富的小礼品让在场的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2小时的活动中,现场的每一个人都积极参与到项目中来,享受快乐时光。活动结束后,大家齐心协力将会场恢复原状,拿着小礼物兴高采烈地离开。

据了解,“青山助残”每年都会根据不同时间节点举办各种主题活动。“我们今年的活动日期和计划已经全部列出。同时,我们几乎每周都会举办一些小型的活动,丰富残疾人生活。”杨晓梅说。此外,我市残疾职工还可以享受每年免费出游活动。

“‘青山助残’就像家一样。我在这里找到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结识了很多朋友,平常有空我就会来这里,和大家聊天、唱歌,每年还能和大家一起出门旅游增长见识,现在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我市肢体残疾人范巧梅说。

感恩回馈 携手共进

因为得到过帮助,“青山助残”帮助过的残疾职工也愿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回馈社会。

2023年12月,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为帮助地震灾区群众早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青山助残”发出倡议,开展“支援甘肃积石山县地震”捐款。

倡议一经发起,所有“青山助残”的残疾职工纷纷响应。捐款发起日的当天,接受捐款的5个微信号就全部达到当日收款的上限。“刚开始很多残疾人捐款额度都是几百块钱,而他们每月的收入不过两三千块钱,他们的生活条件也都比较一般。所以,我们对捐款进行了限额,建议捐款额度控制在200元以下,既表达了心意同时也不会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杨晓梅说。

张万和范巧梅都在这次爱心活动中捐款。“残疾人也是社会中的一员,我们得到了来自社会的帮助,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温暖,所以我们也愿意回馈社会,让爱接力。”张万说。

“这是我们第一次组织这样的活动,收效极佳。通过这样的活动也是希望残疾人能够真正融入社会、参与社会事务,发现自身价值,让他们更加积极、自信地融入社会生活中。”杨晓梅说。

残疾人服务工作任重而道远,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该服务中心努力的方向。内蒙古青山残疾人综合辅助性服务中心将持续用心用情做好残疾人服务工作,成为连接企业和残疾人的有力桥梁,全力推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张楚研)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