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呼叫”血小板


3月4日上午,乌海市中心血站值班室响起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


“我院一名危重病人急需两个治疗量的单采血小板。”市人民医院打来电话。


突如其来的用血需求,让市中心血站进入了紧急状态,血站工作人员立刻通过微信群和电话“紧急呼叫”符合要求的志愿者。


“用单采血小板的病人都是危重病人,比如放疗、化疗、肿瘤病人,但是单采血小板的保存时间非常短,只有5天,我们只能是接到病人需求后第一时间寻找符合条件的志愿者捐献。”市中心血站质量管理科科长田利亚介绍。


图片

血小板是一种具有止血功能的细胞。而单采(机采)血小板,顾名思义就是借助先进的科学仪器适量采集献血者血液中的血小板。临床上某些病人并不是因为全血的缺乏而需要输血,只是因为血液中缺乏某种成分。如果输注全血,不仅造成浪费,有时还很难达到满意的疗效。采用单采血小板,可明显降低感染几率和输注无效几率,同时大幅度节约血液资源。


单采血小板是成分献血的一种形式,也是国内开展较多,且愈加普遍的无偿献血项目。“为了第一时间给临床供应单采血小板,我们组织了一个捐献血小板志愿者微信群,现在群里已经有200多名血液志愿者,他们随叫随到。”田利亚介绍。


图片

与无偿献血相比,单采血小板采集时间较长,需要2个小时左右,对捐献者体质要求也更高,所以捐献血小板的志愿者通常都有多年的献血习惯。37岁的女辅警马慧是其中一员,从20岁开始,她累计献血30多次,曾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银奖。


3月4日这天,接到了市中心血站的“紧急呼叫”,马慧一口应下,并按照约定时间来到血站。“这不是我第一次捐献血小板,这几年下来,捐献血小板对我的身体没有产生任何影响。我每次都挺高兴的,因为这是在帮助别人,每次参与这种活动,我都想着也许能救人一命。”马慧说。


捐献血小板前有一些注意事项,如在一周之内避免饮酒,忌食辛辣、海鲜等刺激性的食物;要加强体育锻炼,避免因出现感冒等突发疾病而服药;采血前一天要饮食清淡、避免熬夜,以免转氨酶升高等。


那么捐献血小板的志愿者是如何做到“随叫随到”呢?他们只是时刻准备着。


图片

为了随时响应血站的“紧急呼叫”,马慧等一批血液志愿者坚持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我1999年开始献血,对献血的基本常识比较了解。平常我在饮食方面都会格外注意,杜绝油腻、尽量清淡,注意多休息、多锻炼,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这样既保持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也保证了献血的质量。”52岁的赵海东告诉记者,他已经累计献血16次。


在志愿者的无私奉献下,我市实现单采血小板100%来自志愿无偿捐献,志愿者们用殷红的热血挽救了病患濒危的生命,仅去年一年就救助了500多名危重患者。


“我们已经建立了应急无偿献血志愿者、捐献血小板志愿者以及捐献稀有血液志愿者等多支志愿者队伍。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参与到无偿献血事业,让我们看到了乌海的大爱。我们也呼吁更多的18到55周岁、身体健康的志愿者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用无私奉献的大爱托起一片生命的蓝天。”市中心血站站长徐蕾说。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