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绿色运输体系,乌海这样做→

今年我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大力推行“公转铁”“散改集”“油改电”,建设一批充(换)电站,加快新能源重卡推广应用,着力构建绿色运输体系。


交通运输领域是碳排放“大户”
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推进交通运输领域低碳发展意义重大
近年来,乌海这样做
⬇⬇⬇


01

夯“绿”基 强保障

近年来我市持续倡导绿色低碳出行,为给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不断推动新能源充电站建设,逐步完善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全力打造服务便利的新能源车辆充电网络。


图片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我市充分利用空地新建装有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停车场,助力我市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目前,我市已配套建设完成新能源充电站33座、直流充电终端302个。其中,乡(镇)充电站4座、公交充电站6座、社会车辆充电站20座、通勤车辆充电站3座,可同时满足约1200台新能源车辆的充电需求。今年,市城市公交服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计划新建新能源充电站20座、直流充电终端100个,预计年内完工。

02

开“绿”道 优结构

新能源重卡优先进厂、优先装煤、优先过磅放行……在乌海,“新能源车绿色通道”的开设成为全市不断推广绿色高效新能源运输模式的一个缩影。


乌海能源公司苏海图煤矿是我市首家“油改电”新能源运煤车辆试点单位。该煤矿与乌海海易通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合作,用30台电动重卡代替60台燃油重卡,有效减少了尾气烟尘排放,改善了矿区生态环境,缓解了能源压力。


图片


近年来,我市以“治路”“治车”为抓手,加强矿区园区公共道路养护,从严治理货运车辆超载、超高等违法行为,完成矿区道路两侧封闭管理,加快推广“公转铁”“散改集”“油改电”等绿色运输方式,切实推动交通运输领域减污降碳;进一步落实新能源重卡路权优先,加快全市新能源重卡推广应用,拓宽应用场景覆盖范围,在我市普通公路收费站、超限检测站、矿山企业开设专用绿色通道,并公布投诉举报电话,保障新能源重卡优先通行。


图片


为给蓝天“减负”,我市持续优化货物运输结构,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推进网络货运交通运输新业态发展;规划建设“新能源+散改集”新能源内陆港,推动煤炭等大宗货物运输向标准化、集装化、新能源化转型升级。乌海鸿达物资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组织开展多式联运示范,完成公路转铁路运输工业盐19万吨、PVC和土壤调理剂4万吨。

03

注“绿”能 倡新风

绿色出行是推动减碳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市引进新能源公交车、新能源出租车、共享电动自行车等,通过优化公交线路、推动智能化建设等手段,积极倡导市民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逐步完善绿色出行服务体系。同时,鼓励运输企业积极拓展多样化公共交通服务,推动自行车、步行等城市慢行系统发展,综合施策,加大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力度。


图片


此外,我市陆续出台一系列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近两年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不仅充电节省费用,还有免征车辆购置税的优惠政策,经济又环保,渐获市场好评。


图片


通过一项项得力举措,为我市构建绿色运输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