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
随着气温不断下降
寒潮、降雪等恶劣天气
给公众生产生活
和安全出行
带来一定的影响
今晚
我们特意联系了我市
气象、供热、医疗等单位部门
为市民朋友送上
“安全锦囊”和“暖心提醒”
为确保道路交通安全,乌海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加大警力部署,强化指挥疏导,加强巡逻管控,全力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市民可通过“乌海交警”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及12123等平台,了解天气情况及雨雪天气行车安全注意事项等相关信息。 易结冰路段:1、海勃湾区世纪大道与鸿达桥(黑桥洞);2、海勃湾区育英桥(乌海市滨河中学桥洞);3、海勃湾区林荫大道-包兰铁路口(北立交桥);4、海勃湾区人民路与海达街北侧立交桥;5、海勃湾区万和桥(南加油站立交桥);6、海勃湾区世纪大道南立交桥;7、海勃湾区建南桥(建设路海勃湾区第九小学立交桥);8、海勃湾区110国道蒙西桥洞。 目前,G6京藏高速:乌海、海勃湾、海南收费站入口封闭。G18荣乌高速:巴音陶亥、拉僧庙、海南西收费站入口封闭。请市民朋友合理规划出行方式。 乌海市交通运输部门和乌海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温馨提示:在冰雪的道路行驶时,应控制车速不超过30km/h,平缓驾驶、保持车距,尽量直线行驶,进入弯道和立交桥前应提前减速,不要轻易变道、超车,做到“小油门、大车距、缓刹车、轻方向”,谨慎驾驶,确保安全,共同维护良好的交通安全秩序。 寒潮来袭、气温骤降。乌海市热力有限公司迅速启动极寒天气应急保障措施,守护千家万户民生温度。在保障供热方面,确保各热源单位按照约定的最大能力满负荷运转,保证“气温下降,室温不降”;1月19日启动调峰燃气锅炉房,补充热网热量,有效提升严寒期供热应急保障能力;加大管线巡视巡查力度,源网公司抢修人员进入常态化备勤模式,24小时待命,全面关注全网及换热站运行参数,突出对关键部位管线的重点巡查,以确保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事故隐患。确保小修不超过24小时,大修不超过48小时。客户服务方面,增加客服人员力量,执行24小时值班制,便于及时接听用户来电,减少热线漏接量;针对用热问题,借助用户家中室温采集器,第一时间下派工单,及时解决用热问题;供热管家直接加入各小区业主群,“点对点”“面对面”解决用户供热问题。同时增加供热管家固定电话20部、移动电话40部,用户可直接联系到供热管家,及时上门服务。 雪天出行,一旦滑倒,第一时间如何处理?对此记者采访了乌海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任向宇。 1.不慎摔倒,尽量用手撑地。相对于臀部着地或一侧身体着地,用手撑地带来的伤害以及治疗的难度相比之要小得多。 2.摔倒后不要马上起身。首先判断有无头晕或恶心的感觉,有无四肢活动、感觉障碍,有无胸、背、腰部剧痛等不适。若躯体活动并无大碍,可以先侧身,转向任意方便、舒服的方向,屈腿翻转身体,呈俯卧位,使膝盖和双肘着地,借助其力量将整个身体撑起来,也可借助比较稳定的物体或人。 3.若摔倒后发现存在伤口出血或骨骼直接暴露于开放伤口外,可先用干净纱布或毛巾将伤口临时包扎,或第一时间拨打120尽早就医。 4.若摔倒致轻微扭伤,72小时内可间断冰敷患处,收缩血管,减轻局部充血、疼痛及肿胀。受伤后严禁立即热敷及揉捏患处,否则会扩张血管,加重肿胀。建议受伤后尽早就医明确诊断。 5.遇到结冰路面,身体重心放低,缓步慢行、小步、缓慢的方式,以保持身体的稳定。在雪天行走时,保持稳定的姿势非常重要。老年人应尽量保持身体重心稳定,避免突然的动作和转身。同时行走时不要分心,避免因注意力不集中而滑倒。遇到积雪和结冰路段时,要特别小心,放慢脚步。在行走过程中,可以采取“企鹅步”的方式。 注意: 乌海市人民医院急诊24小时接诊,创伤中心随时启动应急预案,开通绿色通道。 市农牧局组织种植、畜牧、设施农业三方专业人员随时待命,积极联络三区做好应对准备,积极应对寒潮降雪天气,做好抢险救援准备工作,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发布作物防冻抗寒知识,增强农户预防风险意识和能力。市农牧局也将持续跟踪天气信息,密切关注各区农业生产情况,做好天气预警和服务指导工作,确保在突发极端天气灾害发生时,能迅速参与并完成抢救、排险等现场处置工作。市农牧局提醒种植户做好防御准备。
天气虽寒
乌海人的心里
却是暖的
因为
乌海各部门单位
相互配合
共同开启的
“暖心”行动
为市民安全
增添了
一份份“保险单”
❤❤❤
雪天路滑
再次提醒大家
出行注意安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