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金融温暖底色——我市多家银行积极服务“银发族”

银行工作人员指导老年客户认证。

银行工作人员帮助老年客户查询。

推行“老年版”手机银行、打造适老化网点、开设暖心上门服务……近年来,我市多家银行紧跟国家发展战略,顺应老龄化发展趋势,用心用力用情服务银发客群,持续升级“养老金融”服务,以“适老化”书写“养老金融”大文章。

聚焦人文关怀

网点配置“适老而设”

我市多家银行持续优化营业网点基础设施配置,开辟了老年人支付服务绿色通道,提供放大镜、轮椅、助听器等助老设备。

在网点建设方面,乌海银行加快网点设施适老化改造,各网点细化了功能分区,增设便民服务区、公众教育区,设置无障碍通道和老年客户专座,在网点加大老花镜、医药箱、雨伞、饮水机等便民设施的配备力度,积极打造适老化特色网点。

乌海银行先锋街支行专门建立了暖阳驿站老年人服务专区。针对有些老年客户经常听不到叫号的情况,该支行为老年客户提供震动叫号器,方便老年客户第一时间到柜台办理业务。此外,该支行还在营业网点门口和自助智能服务区设置紧急呼叫按钮,只要老年客户按下按钮,大堂工作人员的手表会及时提醒,工作人员便会立刻赶到老年客户身旁提供服务。

消除数字鸿沟

智能终端“适老而造”

聚焦老年客户急难愁盼问题,针对老年客户“找不到”“看不懂”“听不清”等操作难点,我市多家银行提供并持续优化手机银行“大字版”,减少多层级查找,精减操作流程,保证老年人快速上手,享受更便捷、更贴心的金融服务。

近日,在建行乌海分行,刘阿姨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下载安装了手机银行并完成线上转账业务。刘阿姨操作的是“老年版”手机银行。针对老年人需求,“老年版”手机银行首页精简了图标数量,保留了老年人常用的“账户查询”“转账”“理财”等业务入口。“现在手机银行这么人性化,能自动识别并提供老年人服务,用起来真是太方便了。”刘阿姨开心地说。

为满足老年客户的金融需求,建行乌海分行在智慧柜员机和ATM取款机、手机银行App推出老年客户关爱版,系统识别客户年龄自动切换“大字版”。同时,与智慧柜员机配套的打印机有快速补登存折的功能,避免客户需要在柜台办理而长时间等待的问题。随着客户需求的不断提升,银行的设备也变得越来越“聪明”,真正做到智慧服务、贴心服务。

建行乌海分行先后设立社会保障卡即时发卡网点和“社银一体化”网点,将社会保障卡发放、社保查询、参保登记等人社业务延伸至银行前台,把“最多跑一次”升级为“就近跑一次”,为客户搭建缴费场景,解决“跑腿多”问题。

贴近需求接地气

上门服务“适老而创”

农行乌海分行各支行立足老年客户金融需求,从细微处入手,提供及时、周到、贴心的“零距离”服务。

各支行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重视突发事件状态下的服务保障,对因行动不便、重症住院等原因无法亲自到柜面办理业务的客户开通绿色通道,提供上门服务。

家住海勃湾区的李喜群因病卧床在家,其委托人来到农行乌海分行东环路支行,希望能取出定期存款。考虑到客户年事已高、行动不便,该支行开启绿色通道,安排两名工作人员上门为客户办理业务,面对面核实客户的办理意愿,成功为客户办理了业务。客户连声道谢,对银行的上门服务模式和效率给予了高度评价。

近日,农行乌海分行乌兰北路支行来了一位老人,急切地想要办理现金取款业务。经了解,老人不会使用微信支付等线上支付方式,故急需取用现金。该支行负责人边蕾带领客户到ATM机打印存折、取款,同时叮嘱老人要防范电信诈骗,增强反诈意识。

此外,我市多家银行在厅堂内外同步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厅堂内,工作人员为老年客户讲解电信网络诈骗的特征,引导大家做好识别和预防,同时利用厅堂电视、LED显示屏、宣传折页等多个渠道,对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进行宣传普及,不断增强公众防范意识。厅堂外,通过发放宣传折页、趣味问答等形式,让金融安全知识入脑入心,提高老年客户防范能力。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