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法院深入推进诚信建设工程,助力审执工作提质增效,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
强化司法公开,持续推进阳光司法。全市法院坚持执法司法信息应公开、尽公开,拓宽网上查询渠道,在微信公众号诉讼服务栏中嵌入中国裁判文书网、内蒙古乌海司法公开网链接,方便群众查询相关信息。依托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向社会公开执行工作信息,自觉接受监督。今年以来,全市法院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率达100%,有效公开率达97%;累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参加旁听庭审、开展座谈交流、见证执行行动100余人次。
强化市场经济秩序保护,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全市法院充分发挥司法职能,助力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行为,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持续延伸司法职能,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在乌海乌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庭设立全市首个知识产权法官工作站,为开发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普法宣传等便利服务,护航企业健康发展。
强化重点领域执行攻坚,持续提升司法公信力。深入推进“诚信乌海”专项攻坚行动,重点执行5万元以下涉金融、涉民生案件。目前,已执结案件162件,执行到位金额共653.57万元,有效维护当事人胜诉权益。加大失信曝光和惩戒力度。今年以来,全市法院共发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271人次,对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的被执行人行政拘留10人次。健全信用修复机制,制定《严重失信主体名单信息修复办事指引》,目前,全市法院已屏蔽失信被执行人信息44人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