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枫警”: “义”呼百应 “警”守平安

巴音赛派出所向“解放枫警”队伍授旗。

春节前夕,民警和义警队员上门走访,了解群众需求。

■新春走基层

2023年10月,在乌达公安分局巴音赛派出所(原解放路派出所)的组织下,60名平均年龄39岁的网格员、商户、外卖员穿上带有统一编号的蓝色工作服,组成一支义警队伍——“解放枫警”,成为辖区基层治理的“微细胞”。

警力有限 民力无穷

“张警官,有两户人家谁也不服谁,咋劝也不听……”春节临近,巴音赛派出所民警张泉接到“解放枫警”队员乔丽霞的电话,称辖区有两户居民因家用摄像头的安装朝向问题再次爆发了争吵。了解情况后,张泉立即和义警队员入户调解。

“两家过去就存在误会,因故意在对方门口丢弃垃圾袋等行为发生过矛盾,这次争吵暴露出之前的事情两家还有‘心结’。”负责调解两家矛盾的义警队员乔丽霞再三考量后,决定联系辖区民警,希望双方在民警的帮助下进行深度沟通,将长期以来的矛盾“掰开晾晒”,彻底解决。

“他家的监控能拍到我家的隐私。”“把垃圾袋放在我家门口,我能让吗!”张泉和义警队员分别到两家了解情况,双方各执一词,一方认为自家门前怎样安装摄像头都可以,另一方认为摄像头明显拍到了他家的隐私。在听了双方各自的“苦水”后,张泉从情、理、法的角度出发,做双方的思想工作。

“有矛盾肯定各有各的‘理儿’,我们先以唠家常的方式让双方把情绪发泄出来,才能了解清楚事情原委,从中找到问题症结,再作为中间人进行劝和。”张泉说。

面对上门热情沟通的民警和义警队员,两家人吐露了心声,达成了一致,双方握手言和。安装摄像头的户主很快调整了摄像头的角度,承诺只拍摄自家门前的车辆,不会侵犯邻居隐私。调解完毕后,两家保证今后遇到邻里问题会以和谐为先,主动沟通交流。

“解放枫警”队员大部分为辖区居民,对群众普遍的需求点和关注点最为了解,也最有发言权。他们往往能够最早了解群众的矛盾纠纷和所需所盼,由义警队员的先期处置加上派出所民警的适时介入,使派出所辖区各类矛盾纠纷得以及时化解,调解成功率达98%,促进了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延伸到千家万户的最末端。

2023年8月,巴音赛派出所印制《“解放枫警”工作制度》,深入辖区街道社区、重点企业、商场、小区等,广泛宣传义警队伍组建相关工作,招募各行业志愿者加入,并广泛征求意见建议。

一呼百应,迅速集结。组建义警队伍的想法一经提出,便有很多商户、网格员、物业工作人员、快递员、学生家长等自告奋勇加入。

经过前期的招募工作,《“解放枫警”工作制度》被进一步完善。2023年10月26日,巴音赛派出所正式向“解放枫警”队伍授旗。截至目前,“解放枫警”注册人数60人,其中党员21人,大专以上学历人数达73.09%。

为使义警队伍更加专业化、制度化,巴音赛派出所不定期组织队员开展法律、心理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并进行统一管理。派出所严格招募标准,把好义警招录的政治关、志愿关、身体关和技能关,以各行业各领域社会力量为主,招募辖区内有社会责任感、热心平安公益事业、自愿从事义警队伍的人员;以社区警组为基本单元进行科学编组,编成6个警组,每警组设10名队员、1名小组长,各社区警组民警为该小队直接负责人,指导队员开展具体工作;统一信息化建设,由派出所主导,统一“解放枫警”队伍标识,按编号配备义警马甲、帽子,逐人建档,依托信息化手段建立会议、调度、通报等工作运行机制;严格考核奖惩,定期开展评选活动,选树一批优秀“解放枫警”队员进行授奖表彰,对于长期工作不合格的队员实行退出机制。

警民融合 触角延伸

“段姐当时一听‘抖音相亲’就觉得像诈骗,马上帮我们跟警察核实情况,才避免了我们的损失。要不是她,这个年可没法过了……”群众不断感谢的“段姐”名叫段雪梅,是一名“解放枫警”队员。近日,段雪梅在开展节前巡逻时了解到,有居民通过一款App相亲,立即察觉可能是诈骗,及时阻止了居民被骗。

“‘解放枫警’工作群里每天都会发布近期高发的电诈案例,提升队伍的识诈、反诈能力,‘抖音相亲’是元旦前后刚讲过的电诈套路,我一听就警觉了起来。”段雪梅说。

段雪梅是一名社区网格员,“解放枫警”一经组建,她便积极加入。成为义警后,她在巡逻走访时关注的问题更广、敏感度更高,法律知识掌握得也更加全面。“我是一名社区网格员,加入义警队伍更加方便了我们与民警的工作配合。‘解放枫警’工作群会根据近期治安情况定期发布预警提示,公安民警的专业指导与我们和居民相熟的优势形成合力,更容易发现问题苗头,很多疑难复杂问题也能及时解决。”段雪梅说。

近期,在“解放枫警”的建议下,巴音赛派出所面向春节前后放假在家的学生,连续组织了多场形式不同的“寒假前最后一课”活动,就交通安全、电信网络诈骗防范等进行全覆盖式教育培训,让安全常识、法律知识伴学生们度过平安假期。

这些原来身份是店员、职员、居民的志愿者,加入“解放枫警”队伍后,成为了辖区平安创建的宣传员、群众身边的安全员、安全隐患的巡查员。

近3个月来,“解放枫警”队员们主动收集矛盾纠纷线索,协助民警、辅警化解矛盾纠纷,先后开展治安巡查20余次、入户走访30余次,提供治安违法线索2条、推广注册反诈App80余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2件。

“义警队员不仅能够在收集到矛盾纠纷后第一时间介入了解,还经常为我们提供一些案件线索,易化解的矛盾纠纷队员们会先行调解,不易化解的也能做好前期了解工作,为我们后续开展工作奠定基础。”张泉说。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对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具有重大意义。巴音赛派出所作为乌达区主城区派出所,管辖人口4.4万余人,是辖区内小饭馆、小旅店等“九小场所”最多的派出所,管辖范围大、流动人口多、行业场所复杂,牵扯基层派出所大量警力。在此之前,巴音赛派出所始终结合辖区“邻里集市”“红色物业”等基层组织,依靠群众力量开展群防群治工作,“解放枫警”的成立,真正把这些力量统一在了一起,实现了队伍管理的科学化、正规化。

“我们将不断健全义警队伍长治长效机制,完善‘解放枫警’队伍职责、管理、监督、培树等制度措施,形成科学规范、系统完备、实用管用的长效机制,吸纳更多力量参与平安建设。”张泉说。

全市范围内,海勃湾公安分局协调商户,向义警成员提供一定的免费服务作为激励;乌达公安分局探索“积分制”等考核形式;海南公安分局对促进案件办理的各类信息线索落实上万元的奖励……长期以来,我市活跃着一大批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在各派出所的统一协调下,这些基层群众自治队伍正积极加入新成立的义警队伍,当起协助公安机关守护平安的“千里眼”“顺风耳”。更加专业的教育培训、更加全面的管理制度和更加坚实的物质保障,也进一步激活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微细胞”,守护着一扇扇和谐稳定的“平安门”。

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将因地制宜,以更加具体的管理制度对“义警义举”形成保障机制,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最大限度提升我市治安综合防控水平,形成“一呼百应”的社会治安防控新格局。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