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小课堂之耳石症

耳石症又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一种相对于重力方向的头位(起身、翻身、低头、仰头)变化所诱发的、反复发作的短暂眩晕和特征性眼球震颤为表现的外周性眩晕,简称“BPPV”,具有自限性和易复发性的特点。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耳石症有随年龄增大、患病率增高的特点。因此,耳石症中老年患者较为多见,女性多于男性。



当你由于睡眠不足、劳累、紧张、剧烈运动、长期卧床、钙质代谢(缺钙)、梅尼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梗死、动脉硬化、高尿酸血症、骨科及牙科手术等等原因导致囊斑(椭圆囊、球囊)里“调皮”的小耳石掉进半规管里,随着你的头位相对于重力发生改变时,管子里的耳石也跟着各种“疯狂”运动。它这一“疯狂”运动,你的耳石症就要发作了,你可能出现以下症状:起床、翻身时不敢动,一动则头晕;天旋地转,不敢睁眼;恶心、呕吐,出冷汗,甚至面色苍白,四肢冰凉;头不敢动,一动就晕。



​那么得了耳石症该怎么办?有人说不要动就行了,但实际生活中并不能实现。我们需要及时就医,求助于专业的医师给予手法复位治疗(通过改变患者的体位,把耳石颗粒复位到囊斑里)。


复位成功后注意事项:复位3天后采取高枕卧位(头抬高30度)健侧卧位或平卧位;避免头部剧烈运动(如跳绳、打球、仰卧起坐);多饮水,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劳累、情绪激动;复位后有走路不稳、轻度眩晕、恶心呕吐等反应,系耳石的残留症状,一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消失,个别患者复位后出现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一般可一次复位成功,少数需要2次或多次;复发后可再次复位。


老年耳石症患者经常主诉头昏沉感,而不表现为眩晕,这与其生理基础有关:前庭功能的老化,眩晕感没有那么强烈;无意识地避免诱发体位或者诱发体位很慢,难以诱发症状;既往已有慢性头晕的病史,认为是既往症状的加重,忽略了耳石症的可能。因此,对于老年耳石症患者,要特别注意头晕/眩晕的诱发因素,是否与头位、体位变化有关,是否头晕/眩晕症状较前加重等。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