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教育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从“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协同育人”五大维度拓宽路径,抓好“拔节育穗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聚焦课程育人,上好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严格实施德育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开好思政课,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进教材进头脑。明确小学重启蒙、初中强体验、高中明大德的一体化思政课程目标,以《思想政治》《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主渠道,其他各学科课程教材结合自身特点有机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相关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学校教育的全部环节,形成系统的学校育人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
聚焦文化育人,推动校园文化提能增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有感有效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各方面,高标准、高起点、高品质进行校园整体规划设计,根据各功能区的作用和特点设置“绿荫广场”“悦动广场”“书画长廊”等主题场所,使校园内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加强“一训三风”建设,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根据育人理念和办学特色,设置“和和”“美美”“童童”等校园吉祥物IP形象,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健全学校治理体系,完善和修订学校章程,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形成学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推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成体系。
聚焦活动育人,抓实品牌活动示范引领。坚持“五育”融合,精心打造读书节、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心理节和劳动节“六大节”品牌,充分挖掘节日纪念日活动、仪式活动、团队活动及各类文体活动的德育元素,围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组织实施“1+5”项主题教育活动。“1”即广泛开展“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主题活动,“5”即实施“传承红色基因工程”“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程”“培育时代新人工程”“品德铸魂工程”“石榴籽育人工程”五项工程,着力培养爱党爱国、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新时代好少年。
聚焦实践育人,激活“第二课堂”强效磁场。充分挖掘“社会大课堂”育人资源,开发实施“走遍乌海”研学实践活动课程,以聚焦服务和保障五大任务、传承红色基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践行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5个成长主题,设计5条主线,精心绘制《乌海市学生实践地图册》,组织学生赴内蒙古小三线军工文化纪念馆、蒙草集团、黄河“几字弯”、召烧沟岩画遗址博物馆等校外研学实践基地参观学习,把“三全育人”从学校小课堂延伸到社会大课堂。
聚焦协同育人,健全家校社共育体系。强化组织保障,与乌海市妇联、市民政局等11家单位联合印发《乌海市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21—2025年)》,构建满足家长和学生需求的家庭教育支持服务体系。强化教育服务,推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建立家长委员会,以“家庭教育讲师团”、“家长学院”家庭教育平台、专题讲座等方式,定期对家长开展免费家庭教育相关培训。强化激励引导,充分发挥海勃湾区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试验区引领示范作用,推动形成市区统筹协调、学校积极主导、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的协同育人新格局,共同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