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
也是各种虫类出动的时候
除了“拍死它流自己的血”的
“老熟人”蚊子
还有很多小虫
遇到千万不能直接拍死!
一起来看看!
▼
随手“拍死蛾蚋”
深圳一男子被迫摘除眼球
此前,深圳吴先生的左眼下眼皮处飞落了一只小飞虫,他随手将虫子拍死,但没过多久左眼就开始红肿疼痛。就医后,他被诊断为季节性结膜炎,眼药治疗后病情更加严重,视力由正常下降到了0.02,且出现了绿脓杆菌感染的症状,眼部及周遭出现感染溃烂,最终不得不摘除整个左眼眼球。
这种小飞虫就是蛾蚋,又称蛾蠓科、毛蠓科,俗称蛾蝇,往往生活在潮湿的热带地区。因为它的幼虫多生活在水生生物的栖息地,含氧低,因此,洗手间,包括浴缸、洗手池等又阴暗潮湿又不乏水流的地方,便成了蛾蚋滋扰生事的“热点地区”。
对于细菌来说,眼睛是良好的天然“培养基”。而许多虫子自身本就携带大量病菌,双手在与其“亲密”接触后就会携带很多细菌,当眼睛感到不舒服,很多人会不经意间用手揉眼睛,这就会将手上的细菌带入眼睛中,从而导致感染。
不仅眼睛,鼻子、皮肤等与蛾蚋接触也会导致感染。据报道,有一位老人得了蝇蛆病,脸上突然出现一道疤,几天后变得奇痒无比,还伴随着剧痛,检查发现结痂里有许多蛆虫。原来,老人家的卫生间里有很多蛾蚋,导致蛆寄生在了人体。
进入眼睛如何处理?
小飞虫可能有大危害
这种“不速之客”
突然撞进到眼睛里
要切记以下几点
↓↓
忌揉搓
■ 由于眼睛的表面有一层能够自我保护的黏膜“卫士”,对于细小异物尘埃具有包裹作用,飞虫进入眼睛后通常会有强烈的异物感,此时去揉搓就可能伤害到眼球表面,并在眼里留下“残尸”。
■ 正确方法是,当小飞虫飞到眼睛,应当立刻保持镇静,可以让身边的小伙伴或者自然风把虫子吹出去。
大量冲
■ 飞虫在离开眼睛时也许会“不怀好意”地残留一些刺激性液体,会让人感到不适,需要立即冲洗,并使用抗感染滴眼液恢复眼表上皮。
■ 冲洗时一定要用生理盐水或纯净水(自来水对眼表也有一定刺激作用,因而不建议使用),同时,可预防性使用抗感染滴眼液如氯霉素滴眼液、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或阿昔洛韦滴眼液等。
善求救
■ 有时遇到“难缠狡猾”的虫子飞到眼睛里,甚至深藏进到眼皮深处,无法用上述方法自救时,不要拖延时间,及时去医院求助医生:
利用器械将小飞虫夹出来,或利用冲洗针头将小飞虫冲洗出来。
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眼药水预防感染,闭眼休息,少看电子产品。
■ 如果有养宠物的朋友,平时更要注意勤洗手以及用眼卫生。
▼
随手一拍就是烧伤!
女子遭隐翅虫袭击眼皮腐烂
近日,一女子眼部落了一只隐翅虫。因为知道它的危险性,便轻轻用手将它搓掉,没想到第二天依然中招,眼皮中间都腐烂了。
隐翅虫,也有人叫它青腰虫、飞蚂蚁。隐翅虫体内含pH值1-2的酸性液体。pH值为1-2是什么概念?这已经属于强酸的范围了,和普通浓度盐酸的pH值差不多(1摩尔/升盐酸的pH值是1)。而平时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洁厕剂,pH值是2左右。
所以,沾上它的毒液,就很容易把人“烧伤”,会让人出现条索状、点状水肿性红斑,或者出现丘疹、水疱、脓疱甚至灼痛、瘙痒等症状。
“狭路相逢”这样做
在家中
■ 可以用胶带粘住它,或者用纸巾捉走扔掉,但注意,不要触碰到毒液。
在身上
■ 记住4个字——“吹弹可破”,像测肺活量时那样吹气,肯定能把它吹走。再不行就使出“弹指神功”,趁其不备一击即中,记住,别弹到其他人身上。
已经碰到毒液
■ 接触到毒液的地方不要再去碰身体其他地方。用清水或碱性肥皂水清洗皮肤后,及时就医,并向医生说明来龙去脉。
出现疑似症状
■ 看医生!别自己乱涂药膏,也别用手去抓,以防继发感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