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居家养老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选择。为满足老年人群的现实需求,海勃湾区凤凰岭街道稳步推进辖区适老化改造工程,全力打造老年友好型社区。通过为老年人打造舒适、安全、便利的居住环境,让他们的晚年生活老有所安、老有所乐。
“微改造” 让居家有“温度”
在海勃湾区鸿元小区贺荣发老人家中,门口有便利的换鞋凳,桌上有测量血压的血压仪,柜边有感应小夜灯,床上有防褥疮的垫子,客厅有烟感探测器,卧室有红外探测头,还有床边护栏、厨房的燃气报警器和水浸探测器、浴室的防滑地垫和墙面扶手......这些看似细微的居家改造,透露着惠民工程的贴心。
今年83岁冯志敏老人曾是凤凰岭街道辖区非公企业的一名老党员,是首批适老化改造对象。街道根据他的需求,为他配置了防走失装置、紧急呼叫器、防滑地垫、多功能药盒、感应夜灯、充气床垫、红外探测器、监控摄像设备及洗澡辅具等。
“感谢政府的惠民举措,有了这些设备,我们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加便利、安全,而且一旦发生意外,按紧急呼叫器,就会有人来帮助我们。”冯志敏激动地说。
在适老化改造中,凤凰岭街道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委托专业评估机构和服务团队围绕“生活空间安全、室内行走便利、辅助器具适配、智能安全监护”4个方面功能,提升老年人居家养老照护能力和生活品质。通过走访入户、电话询问等多种方式统计出有需要的老人,联合第三方公司入户听取老人意见,针对老年人居住环境、身体现状及失能情况进行上门评估,制定一人一方案、一户一档案,有效提升适老化改造的精准性、针对性,让适老化改造能够真正改到老年人的心坎上。截至目前,街道已对辖区94户有需求的老年人家庭完成适老化改造。
“微服务” 让养老变“享老”
“您好,这个轮椅平时不用的话,这样就可以收起来,也不占地方,好收纳......”近日,在春舒小区高对生家中,凤凰岭街道的志愿者正在给居民讲解日常辅具的使用方法。
“有了这些辅助工具,无论是我父亲的日常生活还是我们照顾老人,都更加方便了。”高对生的女儿高兴地告诉记者。
家住新锐雅园小区的王学进今年已93岁高龄,行动不便。凤凰岭街道蓝天社区在家庭适老化改造服务这一政策发布后,第一时间联系到他,帮助他选择适合的改造项目。如今,王学进家中安上了助行器、双摇手动辅具、铝合金手杖凳、洗澡辅具,还为他配备了方便出行的四脚手杖、防走失装置、折叠轮椅,方便老人外出晒太阳、与老友聊天,也为其解决了不少生活困扰。
“作为一名高龄老人,改造之前生活多有不便,适老化改造后,洗澡、起夜、外出都方便多了,让我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王学进说。
近年来,通过“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培育方式,凤凰岭街道加快社区居家适老化改造,按照“差异化、多样化”原则细化养老服务,在转观念、重细节、优服务中打造安居环境,让“银龄”乐享居家养老。同时,街道养老服务中心还面向老年人群按需开展适老化智能监控安装、照护技能培训、上门护理服务、家政志愿服务等个性化“橙色助夕阳”服务,把专业化的养老服务延伸到家庭,初步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社区托老为辅、机构育老为补、信息平台“智撑”的新型养老服务体系,在促进社区康养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目前,街道已为53户完成适老化改造的家庭安装了智能看护机和生命体征监测仪,为九类老人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1145次,受到广大服务对象的一致好评。此外,街道组织志愿者开展“橙丝带志愿服务”,为独居、高龄、困难群体累计服务115人次,服务内容包含节日慰问、入户保洁、送餐到家、陪伴陪聊、日常代办、健康管理等。
“微”照顾 解锁家门口的“幸福”
老有所养是民生要计,也是现实课题。为解决年轻人由于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家中老人,也兼顾老人恋家思友情结,凤凰岭街道以公园社区和长青社区为试点,打造社区养老“日间托管”新模式,让托老服务成为居家养老的有力补充。
“我们依托社区党群服务阵地搭建‘益老助康’平台,引进第三方机构开展老年‘日托’服务,实现老人白天‘入托’接受照料、参与活动,晚上回家享受家庭生活,让长辈就近享受多元化服务,感受‘家外之家’的温暖。”长青社区党委书记郝贵珍说。
据了解,长青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设置有老年助餐点、舞蹈室、棋牌室、康复室等功能室6间,为老人提供助洁、助医、养生、康复照料等服务10余项,开设长者餐厅,提供日托床位30张,提升居家养老生活品质。设置健康小屋,为老年人提供定期测量血压、名医把脉问诊、就近健康理疗等保健服务。长青老年之家新增设“七彩课程”,为日托老人在助餐、助乐、助医、助学、助聊、助眠、助洁、助购方面提供合理专业的居家养老服务,并延伸配有声疗、香疗、钵疗、嗅疗、身疗等“五康疗法”,提升科学养生、快乐养老体验,让“家门口养老”有品质、有温度。同时,社区兼顾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开办适合老年人群的舞蹈、声乐、棋牌、剪纸、书画、茶艺、听书阅读等兴趣班,让党群服务中心成为老年人心中的“第二个家”,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同时为儿女解忧、为家庭减负、为社会减压,在提升晚年生活质量中解锁家门口的“幸福密码”。
“我们将持续关爱老年群体,拓展做好‘托老’服务,让周到便利的康养服务近在居民身边,让他们享受看得见的变化、触得到的温暖、摸得着的幸福,在努力打造老年友好型社区中托起稳稳的民生幸福。”凤凰岭街道党工委书记郭振艾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