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草木葱茏,万物竞秀。在乌兰淖尔镇泽园新村,村民们正在瓜棚中忙乎,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他们种植的蕙兰西瓜是泽园新村在农文旅融合发展中创新思路、创新路径,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一个缩影。
去年以来,乌兰淖尔镇泽园新村通过探索“小户”变“大户”“小田”变“大田”、农民变“股东”的发展路径,采取“合作社+订单”的模式,农业产业实现了多元化发展。乌兰淖尔镇积极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独具特色的“依山傍湖”式旅游产业,全力打造“大漠湖镇”品牌,带领农户由过去单一的种植业逐步向三产促二产带一产的新发展模式转变,农户收入大幅提高。
近年来,黄瓤吊瓜凭借高糖度、好口感成为泽园新村主打特色农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走进种植户苗秀梅家的温室大棚,一排排圆滚滚的吊瓜稳稳地被网兜兜住,悬挂在藤蔓下,等待游客进棚采摘。“熟好的吊瓜皮薄汁大,好吃到停不下来。”苗秀梅说,草莓的采摘热潮刚过,吊瓜便迎来上市期,温室大棚一年四季都有产出,实现收入稳定有保障。
今年,泽园新村更是拓展产业,开发了3个村集体经济项目供村民选择入股。“这种经济模式,不仅能够增加村集体收入,良好的经济效应还能带动村民开发致富新路子,同时解决了村民就业问题。”泽园新村党委书记李军表示。
农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还带来了“流量”。今年以来,乌达区立足优势,开展了羊肚菌采摘节、 “中国旅游日”等活动,突出核心品牌建设,将文化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打造了一批节会、文化活动和产业品牌,构建全域旅游体系,受到了游客欢迎。
乌达区文化旅游体育局不断创新体育赛事举办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截至目前,成功举办“狂野沙漠,悦享乌达”2024“阿诺达”杯中国·沙行甲级联赛、“青春有梦 万步有约”全民健身健步走活动等。同时,乌达区以沙漠越野游和露营滑雪为主线,打造户外休闲片区,常态化举办“阿诺达”杯中国·沙行联赛活动,依托周边独特的“山、水、沙、城”景观,大力宣传推介沙枣树下、漠海山境露营基地等项目,规划建设红湖水韵项目、四季滑雪场等重点项目,塑造“傍山、踏田、览湖、穿林”特色游览体验,着力打响“大漠湖镇”旅游品牌。
此外,乌达区以发展特色文化遗产为主线,焕发文旅发展新魅力。文艺工作者以“我家就在岸上住”和“风起黄河”为主题,累计创作了百余件黄河泥塑作品,打造的黄河泥娃系列精品已成为乌达区本土黄河文化品牌。今年,乌达区将继续挖掘弘扬乡村地域文化、民俗文化和非遗文化,将书法文化、沙漠文化等元素融入文化产品创作,将剪纸、糖画、皮雕、黄河泥塑等非遗技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的文创产品。
目前,乌兰淖尔镇内除乌达区现代生态园、漠海山境露营基地外,还拥有智慧农旅体、果蔬直销基地、“十八味”主题俱乐部、葡萄酒庄园等多个乡村旅游功能区,初步形成集采摘、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旅游线路,去年吸引外来消费人群增长近40%。同时,该镇同步发挥集体经济公司、合作社作用,大力实施“菜篮子”生鲜配送项目,仅去年采用“上门收购+集中配送”的方式为村民创收60余万元,集体经济收入37万元,推动传统农业坐上了“旅游车”,激活乡村振兴新活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