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肩负着维护社会稳定、打击犯罪的职责;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护士的工作关乎健康和生命,丝毫不能马虎……这些职业让人尊敬、令人敬佩,是多少人青春年少时的梦想。
为了梦想,许多人在自己心仪的岗位上奋发图强……他们为生活努力,为爱奋斗,为梦想拼搏。不同的岗位,同样的坚守。让我们走近他们,感受不同的职业使命和同样的责任担当。
王松松:培育书法艺术接班人
6月27日下午,乌海市第一中学的书法教室里,书法教师王松松正在给3名热爱书法的学生作书写示范和讲解。看着学生有模有样地练习,王松松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说起王松松,许多乌海人认识他还是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打造的大型文化节目《中国书法大会》上,在2023年6月16日的那期节目中,我市部分知名书法家集体亮相,王松松则是这些人中首位获得答题机会的书友。“这个环节,答题灯在书友间跳动,且随机停止。当答题灯停在我面前时,我有一瞬的紧张。”王松松说,他起立进行自我介绍时,声音还有些颤抖,当看清楚显示屏上提出的问题时,瞬间信心满满。录制前,他一度担心自己因紧张表现不佳,但导演一句“结结巴巴才是最真实的自己”打消了他的顾虑。
“80后”的王松松出生于安徽省太和县,受父母熏陶,自小喜欢书法,出色的专业素养和优秀的文化课成绩让他圆梦西安工业大学书法专业。2012年,我市相关部门和单位组织人员到浙江绍兴为全市中小学招聘专职书法教师,就这样,包括王松松、刘高慧、罗德田在内的一批书法教师来到了乌海。
入职后,王松松成为原市蒙古族中学的书法教师。校长查干看到学校里有了书法人才,不仅着手创建书法教室,还给远道而来的王松松在生活上提供便利。
“我到了学校后,书法教学才开始起步,书法教室有了,笔墨纸砚、书法书籍等一系列书法用具全部是查干校长开车带着我到市里的书画市场买回来的,后来学校还为书法教室配备了装裱机、装框机。每逢市里举办书法展览,他都要带着我去参加,结识了很多书法界的前辈。”王松松回忆,平时,查校长也总会到书法教室转转,看孩子们是否进步,看教室里有啥需要,就连王松松的住宿、伙食等生活问题也十分关心。
“我当时想,自己不仅要让学生喜欢书法、热爱书法,还要引导他们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将来成为有用的人。”王松松说,他教学生书法,都是从横、竖、撇、捺这些基本笔画开始。学校有一名初一的男生,父母忙着打工,忽视对他的教育,但自从学校开设书法课、有了书法教室后,这个男生仿佛找到了自己的学习目标,最终凭借书法考上了专科院校,成为一名书法老师。
在工作的10余年中,王松松为我市书法人才梯队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3年,乌海市第一中学成立教育集团后,王松松被调至一中负责书法日常教学和书法专业考试等工作。
“来这里学习书法的学生,书法基础都不差,我要做的就是让他们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专业考试的应试技巧,从而拿到高分,实现自己的理想。”王松松说,“中国书法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的宝贵财富。而我,有义务将这财富传承下去,让更多的孩子为乌海这座中国书法城的建设添砖加瓦。”
王松松为学生讲解示范。
李宇:与时间赛跑的蓝衣战士
近日,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内,27岁的护士李宇正在患者身边观察着、记录着……看到一位患者的药液即将输完,她立即拿起备好的药液检查核对,之后挂液、签名、排气、消毒、穿刺、调滴速等,所有动作一气呵成。
李宇介绍,重症医学科的护士不仅要做好患者医学、生理上的看护,还要对一些有情绪的清醒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医学观察不仅仅是看仪器发没发出报警,还要通过仪器结合患者面部、肢体等进行全方位的观察评估,及时发现异常,进行救治。“等到仪器发出报警,情况已经很紧急了,我们必须时时刻刻守在病床前。”她说,“躺在这里的患者无法动弹,吃喝拉撒都在病床上。口腔护理、喝水、擦浴、洗脚、收拾排泄物等基础护理,都需要护士来完成。患者随时可能出现紧急情况需要急救,这时候急救医护人员要全部上阵,插管、心肺复苏、静脉给药等都要及时配合才能从死神手里抢回一条生命。”
2020年1月,李宇通过严格的专业考试,从乌兰察布市来到乌海市人民医院,成为一名实习护士。第一次正式将脑子里的课本知识和医院里的实操联系,李宇心里非常紧张。幸运的是,带她的护士热情和蔼,教了她不少东西。在实习转科的10个月中,干活儿利索、心灵手巧、善解人意的李宇受到很多科室的青睐。
有一次,李宇和医生、护士们全力抢救一名心脏骤停患者,但最终没能挽留住这条生命。急救的场景还未从脑中消散,鲜活的生命却已经远去。失落、难过充斥着胸腔,她第一次感受到生命的脆弱。来到重症医学科后,相同的场景一次又一次出现,李宇便萌生了“留在这里挽救更多人”的想法。重症医学科主任更是看上了她个子高、劲儿大的特点,言明“这孩子适合干急救”,便留下了她。
“我最高兴的就是危重患者的意识由昏迷转为清醒,生命体征逐渐变好,说明这段时间我们都没白干。”李宇说。
有一次,医院收治了一名轻生的年轻小伙,术后出现严重的心肺并发症。入住重症医学科后,他插着管不能言语,人是有意识的,也配合治疗,可身体的疼痛常常让他彻夜难眠。“记得他拔管后,第一句话说的是‘谢谢’,我当时很高兴他能转危为安,第二天就开始和他聊天,排解他心中的苦闷。经过这么一次,他也保证,以后遇事儿想办法解决,而不是走极端。”李宇说。
在市人民医院工作4年多的时间里,李宇由遇事会慌张的新手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护士。因为工作的特殊性,她鲜少有假期,就连春节也是父母到乌海陪她过。有一年春节,父母没能来,她在腊月二十九那天生病了,高烧到40摄氏度,刚下夜班的同事得知后骑着电动自行车载她回医院治疗、送饭;下午,另外一名同事又将她送回家休养,安顿好饮食后才离开。在李宇看来,平时与她“并肩作战”的,是同事、朋友,也是家人。
李宇在ICU照顾病患。
那琴、高娃:圆梦乌海的伉俪
说起大学毕业后的理想,有人想当一名出色的医生,有人想成为坐拥财富的商人,也有人遵循着儿时的愿望,成为人民的公仆。“90后”的那琴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从小喜欢公安、刑侦题材的影视剧,梦想成为一名维护公平正义的人民警察。
“上高中时,身边人根本不懂什么职业规划,高考填报志愿时我便选择了新闻专业。”那琴回忆,大学毕业后,在考公热潮的带动下,他什么都没准备便走入考场。打没准备的仗,注定是以失败收场。
但在那次考试中,那琴看到了不少地区招录警察,一些非相关专业的人可以借此重新选择职业。考试后,那琴购买了一系列考公书籍埋头苦学,向有经验的前辈咨询考公事宜。为了通过体能测试,体育锻炼成了他休息的方式。
2021年,那琴如愿考入乌海公安系统,成为一名刑警。
当穿上那身庄严威武的警察制服时,那琴的兴奋溢于言表。可随着时间推移,他深感这份职业责任重大,想要胜任还需继续学习。
“刚开始,我们都是由师父带着一边学习、一边熟悉业务,看师父怎么处理案件,遇到哪个类型的事儿应该怎么办,怕自己忘了就找小本子简单记录,有空了便整理笔记;后来自己能独立办案,也会遇到有疑问、拿不准的事儿,就赶紧找师父。我师父科班毕业,是一名各方面都非常优秀的刑警。”那琴说,“越是深入这一行,越是发现自己法律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欠缺,唯有不断学习才能补全自己的短板,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
那琴和妻子高娃相识、相恋于大学,毕业后二人很快结婚生子。那琴认为,家是后盾,是港湾,更是他奋斗的动力。他到乌海工作后,妻子放弃稳定的工作,带着女儿也一同前来。“我们初到乌海,人生地不熟,租房子、买东西,都离不开单位同事的帮忙。逐渐地,我们和这座陌生的城市熟悉起来。”那琴说。
那琴工作稳定后,高娃也加入了报考事业单位的行列。“在地区选择上,我只有乌海一个选项。”高娃回忆,公婆帮着带女儿,她专心学习;公婆回老家,她就一边带孩子,一边考试,并如愿进入我市某事业单位。
蒙古族的高娃自小讲蒙语,普通话说得很慢。入职后,同事和组长以及相关领导都特别照顾她。工作中出错的时候,组长总是语气温和地指出,一遍遍地教。
“有一次,孩子感冒发烧,那琴回不了家,我急得手足无措,组长帮忙推荐靠谱的医生,要我带着孩子抓紧治疗。”高娃说,“乌海人的热情善良让我感到了这座城市的温暖和大爱。”
2022年,高娃夫妻准备卖掉老家的婚房在乌海安家。两人在休息时辗转于海勃湾区的各个居民小区,最终选定了滨河二期一个小区的房子。“这里最让我心动的是户型以及小区周边配套设施,向北有甘德尔河水生态公园,向西是滨河生态园,这两个公园能休闲、锻炼,能赏景、遛娃儿,向西还有在建的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大人孩子学习都方便。小区南面的两所中小学让孩子今后免于上下学长距离奔波的辛苦……我感觉这里就是为我们量身打造的一块福地,满足工作、生活、休闲娱乐等一切日常所需。”高娃满意地说。
唐万龙:让美育根植孩子心田
“80后”的唐万龙自小喜爱绘画,从内蒙古师范大学油画专业毕业后选择来乌海发展。聊起原因,他笑着说:“我那是追着媳妇来的。”
大学时,唐万龙认识了美丽善良的乌海姑娘,大三时,他得到一个来乌海某中学代课的机会,也深入了解了乌海这座正在崛起的西部小城。“乌海城市虽小,但幸福指数高;乌海人热情好客,十分友好。短短半年的时间让我喜欢上了这座城市。”唐万龙说,毕业后,他便随着女朋友来到乌海。婚后,岳父建议他们参加考试,到学校任职,或者报考公务员。但唐万龙认为,如果把大量时间花在工作上,自己的绘画写生、创作会受到影响。于是他们夫妻二人商量后决定开办一间美术教室,既能教孩子画画,养活自己,还能有更多时间来继续实现梦想。
因为认真负责、专业水平高,唐万龙的美术教室得到很多孩子和家长的认可。有段时间,唐万龙扩展规模,成立美术学校,但受各种原因的影响,无法开班授课,损失巨大。那时,不少同行为了挽回经济损失采取线上授课和批改的方式进行教学,也有不少即将参加艺考的学生要求他线上授课,但唐万龙始终没有同意。“当时负债累累,几乎到了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线上授课是会缓解我的经济压力,可对于美术这门艺术来说,我认为只有手把手地教、现场看,才能发现视频中看不到的东西。”唐万龙说。
熬过寒冬即是春天。第二年,随着学校复课,唐万龙的美术学校也变得生机勃勃。在教学中,学生遇到的普遍问题,唐万龙会琢磨,然后整理成专题课,掰开了、揉碎了去讲,直至学生能够理解。在寒暑假,唐万龙还会外聘各地名师前来授课。额外的花销由学校支付,前来上课的孩子仍按平日的课时收费。唐万龙说:“挣钱的事儿可以慢慢来,我的目的是教好学生。”
不断努力提升自己,是为了给学生更好的教育和指导。授课之余,唐万龙最喜欢用脚步丈量乌海大地,用画笔描摹乌海的山山水水。他拎着装满画材的大木箱子,背着油画框、椅子等物品,画雪后的大山、城市、冰湖,在万籁俱寂的荒野独自沉浸在绘画中。保温杯泡茶,一个馒头、几个饼充饥,一坐就是一整天。乌海湖、黄河边、大山、沟壑、矿区、厂房、农区、果园在他的画笔下格外动人。与此同时,他的作品多次入选美术展览。
“孩子们的一张张奖状、一份份成绩单,是对我最大的褒奖。”唐万龙说。
唐万龙忙于美术教学。
在乌海工作,在乌海安家,这样的外地人还有很多。随着时间的推移,乌海就是他们终身为之奋斗的第二故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