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 | 海南区:理论宣讲接地气 基层宣讲入民心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海南区积极打通基层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通过全方位、立体式的宣讲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传”入千家万户、“播”到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心坎,“飞”入寻常百姓家。


图片

“党支部成立后,3人定了一条规矩,每月上、中、下旬分别过一次党的组织生活,吸纳各单位积极分子、进步青年参加,为乌海地区党组织的迅速壮大奠定了基础。”日前,在乌海第一党支部纪念馆,解说员声情并茂地讲述乌海地区最早成立的中国共产党党支部的故事,以实物、实景、实例为载体,现场变课堂、素材变教材、讲解变互动,让参观人员与英雄对话、与历史同行。

近年来,海南区着力用好理论宣讲资源,将基层理论宣讲与红色资源有效融合,充分利用乌海第一党支部纪念馆、小三线军工文化纪念馆等红色基地,通过打卡红色地标、体验革命遗迹等形式,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穿越时空、触摸历史、对话先辈,用活宣讲场所。

同时,海南区逐步推广普及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学习讲堂的联动宣讲体系,紧密结合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日常实际,将宣讲场所搬到田间地头、厂房车间、街头巷尾、人民广场等生活现场。

为突破时空限制,海南区还建立网络矩阵,积极打造“星火课堂”“星火相传”“理想之声”线上理论宣讲品牌,充分运用“北方海南”公众号、“今日海南”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录制理论宣讲微视频40余期,宣讲覆盖群众2万余人次。

海南区还着力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群众实际生活,以切合群众的“土话”,讲好凝聚人心的“实话”。理论宣讲员既要上接“天线”,又要下接“地气”,用深入浅出、娓娓动听的语言,把不易解读的“官方语”变为通俗易懂的“大白话”,让理论宣讲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理论宣讲员走入基层、深入群众,用乡音土话讲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基层情况,做好群众工作,讲好群众最关心的民生政策举措,架好理论与政策、政府与百姓之间沟通的“连心桥”。

“下一步,海南区将继续打通基层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不断提升理论宣讲的时、度、效,扎实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进一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为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新篇章贡献力量。”海南区委宣传部理论科负责人张静说。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