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今年第四场全市重点项目“争先进位、赛马比拼”现场观摩调研活动在海勃湾区举行。“猫冬”变忙冬,项目不停歇,“热潮奔涌”的重点项目建设,为我市2023年高质量发展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高瑞鹏 摄)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今年以来,我市深入实施重点项目“争先进位 赛马比拼”工作机制,296个重点项目开复工率100%,固定资产投资连续24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态势。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我市重点项目建设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令人鼓舞、振奋人心!
重点项目挂起“时间表”、制定“作战图”、晒出“进展图”,“助企解难小分队”深入项目一线想办法、出主意、解难题。回顾这一年,“赛马比拼”一词贯穿各个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全市上下大抓发展、加快发展的劲头越来越强,发展势头越来越好,发展氛围越来越浓厚,大家对乌海未来发展的信心更强、期望更高。
赛马比拼的成效,提振了抓项目抓发展的信心。这一年,我们坚持“项目为王”工作导向,牢固树立加快发展、大抓发展的理念,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精准开展招商引资,引进实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加快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撑点。例如,我市抢抓“双碳”战略机遇,及早谋划并全力推动东景、华恒、三维等BDO及下游产业项目投产,全球最大BDO一体化生产基地起势成势,成为产业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发展是第一要务,我们要紧紧扭住重点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聚焦打造2个千亿级产业链群、5个百亿级产业链群,铆足干劲、乘势而上,奋力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争分夺秒推动更多重点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不断拓展乌海发展的新天地。
赛马比拼的成效,激发出比拼赶超的动力。这一年,我市工业、民生等各个领域都在演绎“速度与激情”,全市上下形成了快马加鞭、大干快上、你追我赶的竞进态势。赛马比拼表面上赛的是项目建设速度,实则也是产业谋划、基础设施、工作作风、营商环境等多方面的比拼。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善于对标找差,敢于直面短板,勇于正视问题,着力破除发展卡点、堵点、痛点,持续提升项目建设速度、服务温度、保障力度,切实把抓经济抓发展的好思路、好方法转化为推动项目建设的强大动力,以项目之“进”点燃发展之“劲”,切实筑牢高质量发展之“基”。
赛马比拼的成效,映照出项目建设的成果。展开2023年重点项目进度条,我们看到,华恒PTMEG、PBAT新型材料产业链一体化、国能龙源失活脱硝催化剂资源化综合利用等项目顺利投产,低碳产业园保障性租赁住房交付使用,乌海市第一中学新校区项目即将落成,滨河生态园、葡园绿道火爆开园……不断刷新的“乌海速度”背后,诠释了我市干部群众“吃苦耐劳、一往无前 、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也印证了成绩是干出来的、办法是想出来的、营商环境是创造出来的、状态是激发出来的。
没有等来的辉煌,只有拼来的精彩。只要我们拿出实干的作风、火热的干劲、拼抢的血性,甩开膀子、撸起袖子加油干,不断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就一定能实现再造一个“工业乌海”目标,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乌海实践迈出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