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务部等12部门办公厅(室)印发通知,拟确定15个地区作为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首批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持续推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乌海市成功入选首批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名单。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指服务半径在步行15分钟左右、可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的多业态社区商圈。截至目前,乌海市已建成一刻钟社区生活圈14个,覆盖全市90%以上的街道社区,服务居民53.21万人,在自治区率先实现城区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全覆盖,同时探索向3个城郊镇生活圈延伸,全力推进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全域覆盖。
如今,作为乌海的“圈里人”,从居住的小区出发,步行15分钟的路程,能去哪里?能享受哪些服务呢?
“去哪儿啊?”
“今天去活动室学国画!”
说话间,家住海勃湾区凤凰岭街道长青社区的居民郭榕带着绘画工具径直走向了位于工行南小区的“幸福居”。在“幸福居”,墙上挂满了大家装裱好的国画作品,画桌前围坐着十几名国画爱好者,大家一起赏画作画,研究绘画技巧。“我们住在附近,这里环境好,还有老师教学。退休后大家因为相同的爱好聚在一起,切磋画技,交流心得,生活特别丰富。”郭榕说。
作为长青社区“圈里人”的李淑梅也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点赞。她一早从家出发,带着孙子沿马路溜达约5分钟,来到新汇爱心超市,买了一些水果和蔬菜,看着时间还早,又步行了约5分钟,拐进了家门口的口袋公园陪孩子玩耍。
“每天早上和傍晚我都要到小区周围的两个口袋公园转转,这里环境好、设施全,大人小孩都爱在这儿乘凉遛弯。”李淑梅陪着孙子滑滑梯,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现在买药、购物、休闲,走几步就到,有什么问题,社区工作人还会上门帮助我们老年人解决,生活越来越便捷了。”
说起生活的便利,家住海南区拉僧仲街道新苑社区的居民李文华也赞不绝口。他说:“现在小区门口洗车行、药店、超市、学校等一应俱全。今年新开的暖心为老餐厅饭菜质量好、种类多,我们平时上班来不及做饭,经常到这儿吃,老人和孩子吃我们也放心。”
此外,居住区周边裁个裤脚、改个衣服、补个车胎、配把钥匙……小修小补的回归,更是让居民们津津乐道。
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最终指向是社区居民的幸福感。2021年,乌海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奋斗目标,将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建设作为实现高品质生活、推动城市转型、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2022年,乌海市入选自治区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同年被商务部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
“一刻钟”标示着时间的尺度,更体现着城市的温度。一直以来,乌海市按照“试点先行、示范带动、以点带面、全面推开”的思路,在全面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基础上,立足地区实际,进一步丰富建设内涵,形成“舒适安居、便民消费、社区文化、优教普惠、养老服务、健康医疗、城市颜值、服务响应”八位一体的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工作格局。如今,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已经成为乌海“圈里人”便利消费的大舞台、休闲交往的好去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