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人民法院”机制助力法治乌海建设

“只来法院一次就拿到了交通事故赔偿,真快捷!解决了我的烦心事儿。”近日,一起交通事故的原告在拿到赔偿金后对海勃湾区人民法院法官说。


去年5月,该起交通事故的被告在骑电动自行车通过交叉路口时与原告发生碰撞,造成原告受伤、电动自行车受损。经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被告负本次事故的全部责任。原告受伤后住院治疗多日,产生医疗费、交通费等多项费用,但被告一直不予赔偿,原告无奈将其诉至海勃湾区人民法院。


原告在起诉时同时申请诉前鉴定,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甄别后,认为该案事实基本清楚,虽然双方就赔偿金额争议较大,但仍具备在诉前鉴定阶段实质性化解的条件。为此,海勃湾区人民法院邀请擅长处理此类纠纷的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参与双方当事人的调解工作。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就交通事故赔偿标准对当事人释法明理,帮助当事人初步计算合理赔偿数额,适时提出调解方案。经调解,被告同意赔偿原告医疗费、住院护理费等费用共计2.8万元,赔偿款在双方签订调解协议当日即时清结。


该案是乌海市人民法院运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人民法院”机制化解矛盾纠纷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乌海市各级人民法院与市法学会共同推进“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人民法院”机制,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取得了良好效果。



全市各级人民法院以机制建设为引领,设立“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站”和“基层服务站”,制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制度,搭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履职平台,来自全市政法机关、律师事务所的39位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入驻35个基层服务站,与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共同开展矛盾纠纷调解、信访案件化解等各项工作。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在与人民法院共同接访的过程中,亮明身份,了解案件基本事实和人民法院审判、执行情况,以法律咨询专家的身份向信访人释法说理,推进信访诉求实质性化解。


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充分发挥自身法律业务能力强的优势,积极参与人民法院民商事案件诉前调解,形成纠纷化解合力。目前,全市人民法院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参加调解案件304件,调解成功164件。人民法院在处理当事人诉前申请鉴定的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类案件时,邀请擅长处理此类纠纷的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在诉前鉴定阶段,对双方当事人进行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分析,案件调解成功率有效提高。


为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常驻乌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庭,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法律风险评估、纠纷调解等工作。同时,常态化深入企业、社区、商铺开展知识产权讲座,提升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全市各级人民法院积极推进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把脉问诊”模式,充分发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参与重大公共决策、重大矛盾纠纷调处、重大信访积案化解等事项的研判化解作用。同时,与相关部门单位建立调裁审联席会议机制、常态化沟通联络机制,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接下来,全市各级人民法院将充分运用好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的专业优势,把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作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以法治力量护航乌海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