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式过暑假 学玩两不误

令学生族愉悦的暑假已经开始,如何安排暑假生活,成为众多学生和家长关心的话题。


就学生而言,暑假是一个尽情放松的好时机,可许多家长则希望,孩子劳逸结合、休息放松的同时还要坚持学习,过一个有趣又充实的假期。


学生族准备怎么度过这个假期?近日,记者采访了乌海市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丰富多彩的假期。


多锻炼 勤运动


进入暑假以来,不少学生选择利用假期时间来提高自己的体能和运动技能。体育运动成为乌海市中小学生暑假生活的重要内容。


“我喜欢运动,好不容易放暑假了就想着可以多学习、多锻炼。”海勃湾区第五小学的张凯文告诉记者,他天天和同学相约,或在学校体育馆里打羽毛球,或一起去户外足球场踢足球。


“我跟着教练学过两年羽毛球,只要有时间我就约上同学一起打球,运动水平提升了不少。”张凯文告诉记者,他的暑假生活安排得合理充实。


轮滑运动备受3至10岁孩子喜欢,在万达广场2号门外的广场上,每晚都能看到孩子们学习轮滑的身影。“别看他们岁数小,可他们练得一个比一个认真。”一旁的家长李佳告诉记者:“儿子练习轮滑两年多,每年的假期都是他们的集训期,每天都要进行2小时的训练。孩子喜欢这项运动,没有请过一天假。”


因为参加体育运动,让孩子们在假期里多了一个好去处,同时也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记者了解到,除了羽毛球、轮滑等体育运动外,篮球、足球、网球、乒乓球、游泳、独轮车、跆拳道等也颇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快乐运动。

水中夏日。


爱阅读 乐成长


书香陪伴成长,阅读让人快乐。


暑假里有不少中小学生选择畅游书海,尽情享受知识带来的乐趣。


暑假已开始两周,但阅读依然是学生每天要完成的“任务”,不论是老师引导、家长监督,还是因为爱好和习惯自发进行的,阅读都在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成为他们最好的“充电”模式。


读好书、读经典,查字典、做笔记,进行相应的朗读与背诵……几乎每一天,海勃湾区第五小学四年级学生张馨宇都会安排时间来阅读,并给自己布置了相应的任务。“我的记忆力比较好,平时会多读多背一些经典名著。我还比较喜欢历史,每天晚上睡前都会再读一读历史类书籍。”张馨宇说。


“多读书籍才能提高写作和表达水平。”海勃湾区第十八中学语文教师赵芯榕说,语文教材只能提供少量的课文,只有扩展延伸阅读量,语文素养才能得到有效提升,所以假期里她也会给学生安排一些阅读任务,偶尔还会组织他们一起进行线上或是线下阅读会,让同学们一起阅读、一起分享读书心得。


7月16日,记者走进乌海市图书馆,看到有各年龄段的学生齐坐两排,认真聆听志愿者分享绘本《听故事游黄河》。“这是我们馆为了学生专门举办的‘传承黄河文化,弘扬黄河精神’——《听故事游黄河》绘本分享活动,旨在让学生熟悉黄河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乌海市图书馆工作人员说,“后续还会推出一些暑期阅读活动,更好地丰富学生们的暑假生活。”


游山玩水 快乐度假


上学的时候,每天往返于家和学校,对于求学的孩子们来说,那些一成不变的街道就是最熟悉的城市印象。当下正值暑期,不少家长选择趁暑假让孩子们坐上快艇去乌海湖西岸,或是登上甘德尔山,抑或是走进农庄开怀玩乐,让学生们对自己的家乡“另眼相看”。


乌海湖漫入乌兰布和沙漠,在西岸形成一条绵延的湖岸线,碧绿清澈的湖水,轻轻拍打着洁净绵软的沙滩,潮湿的湖风徐徐吹来,为壮美的塞北山水又添了几分清秀……


“从乌海湖一号码头乘快艇在水上驰骋十余分钟,便会进入沙漠的怀抱,在这里,我和孩子会一起躺在热乎乎的沙滩上来个日光浴;或是过一把‘烤师’瘾,尽情享受户外烧烤聚会的休闲时光;抑或来场有趣的亲子沙滩足球赛或排球赛;要不干脆与孩子们一起,挽起裤脚在沙土里挖个‘通道’……”市民于飞说,玩沙戏水之余,他还会带孩子们去攀登高山,前几天他们刚从“一线天”游玩回来。


“大山中间有一条细长的峡谷,看着非常险峻,狭窄处不足两米,两壁对峙如鬼斧神工,可谓一绝。”于飞说,山下的四合木保护区也让他们驻足良久,“四合木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属古地中海残留植物,被称为植物界的‘大熊猫’。”这些穿越亿年的“活化石”让他的思绪飘向另一个时空。


不仅是景点游备受市民青睐,暑期游农家田园,赏乡村风光,住农家屋舍,品农家饭菜……这类富有浓郁乡土风情的乡村游,也成了暑期不少市民带娃游玩的选择。


7月18日,记者在“云享小镇”看到,大片的葡萄绿叶镶着金黄色的光晕,如一幅色彩斑斓的静物画。家住海勃湾区恒信花园小区的张国庆喜欢带孩子到“云享小镇”游玩。玩沙、戏水、看风景之余,他还会带孩子体验采摘、垂钓、露营乐趣。“这里场地特别大,孩子能玩的项目十分丰富,还能露营,真的可以算是‘宝藏遛娃地’。”张国庆说,在这里,他们既能做到有效陪伴,还能让孩子亲近大自然,是个两全其美的事儿。


7月16日,记者走进赛汗乌素村,穿过一片绿油油的庄稼地,沿着黄河向前走,看到各个农家院都是人声鼎沸的状态。“现在孩子放暑假了,可我和妻子还得上班,也去不了远处,于是我们就决定每个周末带孩子来一次乡村游。”市民王瑞说,“去村子里玩是最惬意的了。”今夏,他们已“打卡”了海南区的赛汗乌素村、海勃湾区的王元地村和乌达区泽园新村的沙枣树下农旅园。王瑞最喜欢沙枣树下农旅园。“沙枣树下农旅园位于乌达区滨湖路西侧,有花卉园、萌宠乐园、露营区等多个园区供人们游玩观赏。这个有动物、有花卉、有美食的地方,虽然刚建好不久,已然成了我们一家人最爱的村游地点。”王瑞说。


日前,记者跟随王瑞一同走进沙枣树下农旅园,刚一踏入,便仿佛步入了一个隐世农园。繁茂的树林好似屏障般,隔离了尘世喧嚣,清风送来阵阵凉爽,烈日被树荫遮挡,清脆悦耳的虫鸣鸟叫、色彩斑斓的道路,还有老者坐在树下摇着蒲扇、喝着清茶,嘴里哼着不知名的小调儿。

自驾出游,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旅游方式。不少家长在暑期也会带孩子来一场痛痛快快的自驾游。


7月18日,刘勤和儿子从乌海出发,开车一路向四川前进,从祖国的北方来到南方,一路上走走停停,感受每座城市的风土人情,游览了很多古迹名胜,流动的风景给他们一家人带来了别样体验。


“除了那些有名的景区景点,路上的风景也会触动人心。”刘勤告诉记者,他每年寒暑假都会带上父母妻儿,开车体验旅行的快乐,他希望儿子“既能读万卷书,也能行万里路”。


眼下的草原绿意渐浓,迎来一年中最佳的观赏季。自驾游爱好者吴迪已经开始张罗朋友们领着孩子组团自驾,他说从乌海驾车出发两三个小时,便能看到鄂尔多斯大草原,就可以坐在牧民家的蒙古包里,吃着羊肉唱着歌儿,感受一番草原的魅力。他们喜欢驾着车驰骋在草原公路上,欣赏着蓝天白云下成群的牛羊,那种广袤的自然景色让人兴奋又沉醉。“去年,我就和爸爸还有好朋友们一起自驾去了鄂尔多斯草原,在那里滑草、骑马真是太快乐了,前几天爸爸说今年还会带我去,真是太开心了。”吴迪的儿子吴子钰说。

在研学中体验不一样的假期


“当我看到沙漠里那些开得正艳的花时,我很惊讶,这和我想象中的沙漠不一样。我一直以为这里十分荒凉,怎么可能长出绿色植物呢!我趴下来观察它们,有的是紫的,有的是黄的,还有很多不知名的小动物和水鸟。我把这些发现都画了下来,回家后跟爸爸妈妈分享。”11岁的李琦告诉记者,他在今年暑假参加了研学游活动——“内蒙古·黄河几字弯皮划艇漂流”,感受到了研学带来的快乐。


“我们来到黄河边,听导游阿姨讲乌海湖的故事,原来乌海湖是黄河建大坝蓄水形成的。”李琦开心地分享着收获,讲述着旅途中与伙伴们一起研学的乐趣。“我们坐上快艇,从乌海湖上进入沙漠。之后老师带领我们徒步去观察沙漠中的小动物和植物。我们有人负责采集标本,有人负责记录,有人负责讲解,这是我们最累也最开心的一天。”李琦说,在乌海湖上练习皮划艇,中午搭帐篷,这些经历对她来说有趣又有挑战。


“带孩子游乌海,可以在他的童年时期就建立与家乡的深度联系,了解自己的家乡,在研学过程中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在户外拓展中多维度地成长。”家长耿丽娜热衷给孩子报名这样的研学活动。她告诉记者,今年的暑假,给孩子报了两个研学活动,且都在户外进行,以乌海湖、乌兰布和沙漠等为主要目的地,内容则包含了水上运动、沙漠徒步等。


快乐研学。(孔凡峰 摄)


学特长 强技能


张佑希是海勃湾区滨河小学的一名学生,一直热爱架子鼓,平时的架子鼓课就一节不落,现在放假了,依然坚持练习。记者在架子鼓培训班见到张佑希时,她正在认真地跟着老师学习新的乐曲。因为喜欢架子鼓,放假后她并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先玩个痛快,而是利用放假时间加紧充电,希望能学到更多更新的乐曲,增长技艺。


今年暑假,初中生赵艺泽选择继续学习书法。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海勃湾区的一家书法培训教室习练书法。“我特别喜欢写书法,小的时候学了一段时间,后来因为课业紧张就放弃了,今年暑假妈妈说给我报了书法班,可把我高兴坏了。”赵艺泽说。她总觉得自己写书法时可以做到全身心投入,尤其是看着自己写好的字总觉得成就感满满。除了书法课,她还参加了美术课和乐高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许多中小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加紧学习,有的学习舞蹈,有的学习声乐,有的参加一些运动项目,虽然每天都非常忙碌,但他们的假期生活过得既充实又有意义。


书法练习不停歇。

乐学架子鼓


暑“托”精彩 安全放心


悠悠长假,“神兽”归家,无暇照顾孩子成为双职工家庭急难愁盼的问题,于是不少职工单位开起了暑期托管班,让孩子们度过有趣又精彩的暑假。


7月16日,记者在海勃湾区滨河街道白楼社区暑期托管班看到近60名学生在托班内认真学习,有的在写作业,有的则在认真阅读。


“一到暑假就发愁孩子在家没人管,暑期托管班给我们解决了大问题。”学生家长齐娜说。单位开设暑期托管班算是解了她们的燃眉之急,不但让她们安心工作,还让孩子度过一个充实的假期。


无独有偶,7月18日,记者在海勃湾区总工会、团区委、海北街道工会等联合主办的“启智课堂暑期相伴”爱心托管班上看到,23名年龄在6至12岁之间的孩子正在朗诵诗歌。


据了解,该暑期托管班以中国传统手工艺创作和家庭家风家教为主要内容,通过纸浆画创作、国风民谣诗歌朗诵、启智学习课堂等,针对孩子知识拓展、兴趣培养、能力锻炼、习惯养成精心设置课程,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通过既“托”又“管”还“教”的方式,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安全、充实的假期。


与此同时,乌海市消防救援支队举办了“小小火焰蓝”暑期子女托管班,共有22名干部、消防员子女参加,切实解决了暑假期间干部、消防员子女托管难、照顾难的实际困难。


“此次暑期托管班委托专业托管机构进行服务管理,安排专业辅导老师对孩子们进行照看,并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进行了合理分班,购置了新的图书、玩具。在内容安排上,既有兴趣培训和作业辅导,也有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还有室外体验课程,让孩子们暑期也能有所学、有所获、有所得。”乌海市消防救援支队政治部组织干部科三级助理员樊雪刚说。


“这孩子一放假,就成了家长最头疼的问题,跟着爷爷奶奶就是看电视、玩手机,好在单位帮我们解决了这一大问题。孩子在托管班既能学习新的知识,认真完成作业,还能参加一些集体活动。”乌海市消防救援支队通达消防救援站站长杨瑞彪说。


​记者通过走访发现,乌海市海勃湾区狮城社区工会、乌达区颐景佳苑社区等多个企事业单位均开设了暑期托管班,在常态化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益于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活动的同时,持续开拓新的特色教育和学习内容,全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护航。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