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智能巡检“黑科技”守护万家灯火

图片

一名“飞手”,一架无人机,配合AI智能技术即可完成一次巡检工作。在新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乌海超高压供电公司的工作模式也由单一的人工巡检变为人工巡检、机器人巡检、无人机巡检的“三位一体”巡检新模式,有效提升了变电、输电工作精细化管理水平和智慧化运维水平。

图片

走进500千伏金湖变电站,可以听到螺旋桨的轰鸣声,抬头就能看到一架无人机盘旋空中,正在对站内设备进行自主智能化巡检,沿路还可以看到一名智能机器人正在地面进行巡检。随后,我们来到变电站的中控室内,在无人机智能巡检平台上,可以看到巡检的实时画面、巡检任务、巡检结果等。值班人员通过平台可一键控制位于变电站内部机巢里的无人机;设置好目标任务后,无人机自动开启巡检;平台自动对无人机获取的数据信息和图像内容进行AI识别和缺陷判定。值班人员也可随时登录平台,查看审核。

“作为人工巡检和机器人巡检的补充,无人机巡检可以大幅提升工作质效,降低人员安全风险。通过实时回传的图像,工作人员能够发现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等中高处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检查设备表面的锈蚀、破损、渗漏等异常情况,并通过红外热像仪检测设备的温度,帮助运维人员提升巡检质效,做好设备‘主人’。”乌海超高压供电公司变电管理处运维中心500千伏金湖变电站值班长赵文霞说。图片

在新质生产力赋能电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乌海超高压供电公司输电管理处的工作模式也在不断优化。近日,在500千伏吉远二线中间电位带电更换耐张塔单片绝缘子的作业现场,一台运载无人机仅用五分钟就将需要更换的绝缘子成功运输到作业点,这是该公司首次应用运载无人机协助开展中间电位带电作业。

乌海超高压供电公司维护着2761公里500千伏输电线路,沿线环境地势复杂,给日常的运维检修工作带来不少挑战。为此,该公司将带电作业技术与新质生产力深度融合,使用运载无人机运送绝缘子、工器具等重物,打造“立体巡检+集中监控+机械作业”工作新模式,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图片

“无人机技术在我们日常巡检、检测、带电作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我们在内蒙古电网系统内也首创了多套无人机检修方法,有效提高了输电线路运维和检修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乌海超高压供电公司输电管理处副主任王大军说。

无人机、智能机器人、AI智能技术……一系列“新花样”让各行各业的工作模式发生了新变化。新质生产力,核心在创新,乌海超高压供电公司不断激活科技创新这个动力源泉,打造数智化电网,全力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积极推进数智化赋能、标准化作业,不断应用新技术、新工艺筑牢安全根基,促进运检工作提质增效,处处呈现出澎湃“新”意。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