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企业“出海”闯市场

本报记者 路静

2月19日,内蒙古东景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货值349.48万元的1,4-丁二醇(BDO)产品报关出海,从天津新港发往韩国。

报关员高媛媛介绍,这是该公司自去年7月以来完成的第三批自营出口BDO新材料产品,主要销往越南、韩国、中国台湾等地,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越来越广阔。

2月8日,乌海海关监管出口一批内蒙古宜化化工有限公司聚氯乙烯(PVC)产品,销往越南。

该公司外贸项目专员陶慧敏介绍,公司主要出口PVC和片碱两种化工原料,主要销往俄罗斯、印度、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智利5个国家。今年1月和2月,国际市场回暖,订单增多。截至2月23日,今年共出口货值466.7万元的PVC和片碱产品,销量比去年同期明显增加。

“近年来,集团公司在东南亚和南美洲建立起了庞大的销售网络,我们公司生产的PVC产品在国际市场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深受国外客户的青睐。”陶慧敏说,再加上持续开展的PVC聚合及其配套装置、烧碱装置及配套设施装备升级项目改造,为增强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有利条件。

“2024年,公司接到的第一批邻氟苯胺产品订单就是国际订单。新年开新局,产品打开了国际市场,公司上下都非常振奋。”内蒙古永太化学有限公司销售总监王丽荣高兴地说。近日,该公司向荷兰出口了20吨、货值近100万元的邻氟苯胺。

“这是我们公司首次开展出口业务,对报关流程不是很熟悉。多亏了乌海海关专业、贴心、周到的服务,不仅让这批产品顺利出关,还比原定交货时间提前了1周,如此高的交货效率让客户很满意。”王丽荣说。

针对该企业反映的发货周期紧、航班船期预定难等实际情况,为确保出口货物安全、及时送达,乌海海关接到该批查检业务的当天,便采取“随报随审、随审随检、随检随放”的快速验放模式,实现了查检当日出证,大幅度节约了企业货物存放成本,降低了合约超时被索赔等风险。

首批产品顺利出口后,该企业2月15日大年初六便全面复工,组织一线职工和技术人员加紧检修、保养生产设备,为进一步承接更多海外订单打下坚实的基础。

乌海海关严格落实监管责任,依法依规依职开展检验监管工作,对辖区16家企业、25种产品开展周期性出口危险货物检验,排除安全风险隐患。运用“点线结合”工作方法防“危”杜渐,在严密监管的基础上,积极推广“提前申报”、目的地检验、随到随检、24小时预约通关等便利措施,大幅提升货物通关效能,为企业进出口保驾护航。

记者了解到,在我市产业转型发展和乌海海关通关保障能力不断提高的双向发力下,我市外贸企业收获了海关“惠企助稳提效”组合式政策大礼包,享受到了AEO企业(经认证的经营者)认证“手把手”培育、原产地证书“线上”办理、其他证书“线下快递”和关企“云宣讲”政策宣传等多项以“促进外贸发展、优化营商环境”为主要目的的帮扶举措。

去年以来,我市已有25家企业实现出口贸易。其中,新增出口危险品企业5家、新增出口危险品12种。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出海”闯市场。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