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铸魂强担当
实干笃行谱新篇
——我市扎实开展第二批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主题教育综述
一个伟大时代,离不开伟大思想的领航指引。
一个伟大民族,总是在团结奋斗中成就梦想。
根据党的二十大部署,党中央决定,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牢记“三个务必”,推动全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号角吹响,立说立行。2023年9月14日,我市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式启动。全市82家参学单位、43名厅级领导干部、696名县处级领导干部和3.2万余名普通党员参与其中,进行了一次全面深刻的理论大学习、思想大武装。
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
冬去春来,万象更新。在中央第一巡回指导组和自治区党委主题教育第三巡回督导组的悉心指导下,市委坚决扛起主题教育重大政治责任,着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下功夫、见真章,把主题教育焕发出的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乌海新篇章。
“理论学习”入脑入心 切实筑牢思想之基
开展理论学习,接受思想洗礼,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必修课,更是开展主题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我市坚持把“学思想”贯穿主题教育各方面全过程,深入抓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化内化转化工作,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
强化领导带头学——
市委常委会坚持学在前、当表率,以读书班作为理论学习的重要形式,以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导干部自学、举办专题培训班、参加支部学习等作为辅助形式,示范带动全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深学细悟党的创新理论。
市委举办4期专题读书班,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8次,带动各参学单位举办读书班276期,开展中心组学习研讨494次。
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617场,有效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体系和精髓要义。
抓实基层广泛学——
我市始终把加强对普通党员的理论学习作为主题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开展主题教育分类指导的意见》,采取化整为零与集中培训、线上自学与线下读书、专题讲座与研讨交流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各类培训班237期,开展集中学习4490余场(次),实现党员全覆盖。
督促基层党组织书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具体生动的案例为党员讲党课,累计开展讲党课活动1440余场(次),逐步探索出党员喜闻乐见、内容更接地气的党员教育新方式,极大提升了普通党员的学习质效。
丰富形式全面学——
针对年老体弱党员、流动党员、新就业群体党员等特殊类型群体党员,按照应纳尽纳、应学尽学的要求,采取上门送学、送书助学、结对帮学、区域联学、云端共学等方式,累计组织学习1.3万余人次。
注重发挥乌海干部网络学院覆盖广的优势,充分运用“乌海干部之家”网上教育平台,举办网络培训班3期,采取视频直播形式举办“先锋大讲堂”16期,参学党员干部达1.8万余人次。
同时,利用“乌海i组工”抖音号开展线上主题教育宣传,共制作专题宣传短视频57期,播放量超2000余万次,有效丰富了党员学习形式。在市级新闻媒体开辟“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主题专栏,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宣传党中央方针政策和主题教育生动实践。
如今,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带动引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高扬思想旗帜、凝聚奋进力量,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澎湃动力。
“调查研究”走深走实 切实谋实为民之策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
我市充分运用“四下基层”工作机制,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实践,切实念好“深、实、细、准、效”五字诀,着力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把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做到自觉在调查研究中提升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
我市坚持奔着问题去、对着问题查、解决问题研,围绕影响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卡点瓶颈问题和群众“急难愁盼”的突出问题摸实情、找原因、定举措,制定印发《关于在全市大兴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明确12个方面56项重点调研内容。
全市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1570余次,形成调研报告523篇,选派228个“红色服务团”,联系服务287家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解决制约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160余件。
在调研转化上求“效”,锚定目标、守土尽责“答好题”。围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和“抓好民生保障”3个专题,市委组织市级领导同志进行了3次调研成果交流,22名市级领导作交流发言,带动各参学单位召开调研成果交流会175次,提出措施1313项,发现问题1324个,转化为制度机制213项,转化为工作措施1047项,转化率达95%。
同时,市委召开正反面典型案例剖析会,进一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检视不足、优化举措,着力推动“解剖一个问题”实现“解决一类问题”,确保调研成果取得实效。
“推动发展”见行见效 切实夯实奋进之力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3%,增速连续25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85亿元,创历史新高;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超过170亿元,增幅居全区首位……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在顶住经济下行压力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了总体稳定,人均GDP依然保持自治区前列,实现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冲刺提量。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主题教育的成果,最终要落实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行动上。
通过主题教育,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精气神得到全面提振,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大兴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干事创业,把功夫和心思花在破难题、促发展上,切实转化为办好两件大事和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实绩。
实施“争先进位、赛马比拼”工作机制,296个重点项目开复工率100%,完成投资263亿元。
坚持做大总量与调优结构并重,深入推进焦化、矿权、洗煤“三个整合”,初步建成全球最大BDO生产基地,国内首家BDO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挂牌成立,新动能不断积蓄增强。
深化巩固“七治”成效,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三年行动圆满收官,一批历史遗留环保问题有效整改,全面启动美丽乌海生态环境提质行动,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显著。
出台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二十五条措施,聚力打造“乌海·无忧办”政务服务品牌,累计留抵退税、缓税降费20亿元,新增市场主体9300余户、同比增长14.3%,我市获评全国第四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市。
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与化解政府债务同步推进、良性循环,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化解目标,多渠道筹集资金,政府债务规模实现大幅下降。
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不断加大“模范自治区”创建力度,全力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推动《乌海市委关于坚定不移、一抓到底推动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见行见效的决定》有关要求走深走实。
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扎实开展城市更新行动,一批惠民工程全面实施,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实现主城区全覆盖,改造完成老旧小区60个,建设棚户区住房2538套,保障性租赁住房1790套,化解“问题楼盘”17个,打通断头路38条。
全面落实教育、医疗高质量发展“1+N”政策措施,乌海市第一中学新校区、乌海市第二中学滨河校区基本建成,市老年养护中心建成投用。
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行动,市级领导下访接访群众155批次419人次,向责任单位下发92份《市级领导干部接访信访事项交办通知单》,形成了领导干部接访事项“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的工作闭环模式。
用好用足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严格落实“即诉即办”制度,累计受理群众诉求17.1万件,解决16.7万件,确定民生领域重点问题50个,已全部整改完成,推动一批困扰群众的急事难事烦心事的解决。
同时,我市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作为主题教育的特色载体,围绕讲清讲透“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精心谋划、精准施策,引导群众发自内心念党的好,更加由衷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一桩桩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好事,一件件有落实、有回音的“关键”小事,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用可感可知的新成效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检视整改”真刀真枪切实弘扬务实之风
勇于发现问题、敢于直面问题,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也是抓好主题教育的关键。
我市坚持边学习、边调研、边检视、边整改,“真、准、实”地查摆问题,有力有效地整改问题、改进工作,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聚焦“五个紧盯”内容,从8个方面深入检视问题,建立检视整改问题“两上两下”审核管理机制,实实在在检视整改突出问题,明确了7项检视问题销号流程,在《乌海日报》开通“‘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主题教育进行时”专栏,及时对整改整治问题进行公示,以整改整治实效推动发展、取信于民。
市委明确专项整治10项问题、各区确定专项整治28项问题、市直各部门单位结合自身实际确定专项整治17项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专项整治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全力推动调研成果转化成发展“良方”。
我市进一步强化建章立制,紧密结合调查研究和检视整改中发现的问题,完善制度机制,补齐短板弱项,结合各参学单位的实际制定出台重点制度机制595项,从源头上堵塞工作漏洞,推动工作落实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各区各部门各单位根据整改整治具体实践,梳理形成了“集采药品进药店,医改红利惠民生”“打通‘断头路’疏通‘主动脉’”“社区领办红色物业”“小路灯点亮‘大民生’”等25个解民忧办实事典型案例。
大力推行信访代办制,配套建立“群众反映、平台收集、部门办理、办公室督查”闭环工作机制,设立了106个信访代办服务机构,组建了一支包括村、社区两委成员、社区网格员、“两代表一委员”、法律工作者等在内的1039名代办员队伍。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全市共代办108件信访事项,办结率100%,切实让百姓所需所盼第一时间得到回应和解决。
乌海用“结果”说话,用“成效”交账。一份份整改方案实施,一项项整治措施出台,一个个体制机制建立健全,一批批惠民政策落实落地。
……
这是一次紧跟领袖、感恩奋进的思想大教育。
这是一次坚定信念、锤炼党性的精神大洗礼。
这是一次务实为民、推动发展的实践大检阅。
领悟思想伟力,奋楫再启新程。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开展主题教育激发出来的热情和干劲转化为办好两件大事、助力自治区“闯新路、进中游”,推动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强大动力,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乌海新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