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市委巡察工作统一部署,2023年4月19日至7月3日,市委各巡察组对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市财政局党组、市水务局党组、市农牧局党组、市商务局党组、市能源局党组7个党组织开展“专项+常规”巡察,对市自然资源局党组和市生态环境局党组2个党组织开展专项巡察。按照巡察工作有关要求,在收到市委巡察组反馈意见后,9个被巡察党组织针对巡察组指出的问题和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严肃整改。现将整改情况向社会公开,接受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监督。
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
1. 关于主动担当作为不够的问题。一是按照《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开展重点项目“五个一”包联工作,从全市实施的296个重点项目中选取36个在产业转型、城市转型方面具有代表性的重大项目“一对一”包联到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班子”领导,其余260个项目按属地或主管部门分别包联到各区、有关市直部门领导干部。二是优化审批服务,对审批立项、环评、能评等八个方面前期手续办理流程进行优化,减少企业跑办次数。三是教育引导全体干部职工增强主动服务意识,组织干部职工每周五到包联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面对面记录企业、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2. 关于议定事项不严谨的问题。一是修订完善《乌海市发改委党组会议制度》,明确由主办科室对党组会议研究事项的合法性、可行性、科学性等进行全面审查,分管领导要对议题内容进行严格把关,党组书记综合考虑后确定上会议题。二是修订完善《乌海市发改委财务管理制度》,明确财务报销先由经办人填写报销单,部门负责人签字,财务负责人审核,分管业务领导、分管财务领导签字审批,并组织相关人员对《乌海市发改委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学习,提高财务报销规范意识。
二、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
1. 关于未针对盐业行业安全生产情况组织开展安全检查的问题。一是积极宣传《食盐专营办法》《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病条例》等法律法规。二是认真组织开展盐业行业安全生产检查。2023年9月8日印发了《关于开展2023年食盐定点批发企业安全检查的通知》,9月12日,对我市食盐定点批发企业开展安全检查,并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要求立行立改。
2.关于公务卡结算不规范的问题。一是进一步规范加油卡管理,建立健全《市工业节能监察保障中心公务用车加油卡使用制度》,针对2笔加油费用结算不规范问题进行整改。二是更新完善《市工信局公务卡使用管理制度》,并于2023年9月22日进行集体学习,进一步规范公务卡使用和结算等事项。
三、市财政局党组
1. 关于对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服务保障资金跟踪监管力度不够的问题。一是向市人社局和三区下达直达资金督办函,持续跟踪监管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服务保障资金支出工作。二是2022年12月上级下达我市的2023年就业补助资金,根据直达资金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市本级支出进度100%、海勃湾区支出进度95.06%、乌达区支出进度99.21%、海南区支出进度99.87%。三是今后将继续跟踪监管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服务保障资金支出工作,保障就业民生。
2. 关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执行不到位的问题。一是依托预算一体化系统的国库集中支付监控预警信息,加大国库集中支付监控力度,采取系统预警和综合核查相结合的方式,以实现对国库集中支付行为的事前监督、事中监控和事后跟踪检查,进一步提高预算执行的约束力。二是持续推进零余额账户管理工作,通过系统预警和综合核查,已无单位违规将财政资金从零余额账户转入基本户,今后将持续依托预算一体化系统的国库集中支付监控预警信息,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四、市水务局党组
1. 关于水权交易信息渠道不畅的问题。一是依托全国水权交易平台延伸乌海市水权交易电子平台,通过电子平台开展线上水权统一交易,强化交易监管。2023年以来指导有条件的企业开展水权交易28笔,交易水量564万立方米。二是实行“预算+计划+定额”的“3+”管理模式,按季度调度全市水资源使用情况,科学调配水指标,通过水权交易等方式为广聚、华恒、三维配齐用水指标,目前三个项目均获得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三是向用水户广泛宣传水权交易知识及相关政策,积极为企业进行政策讲解,指导有条件的企业通过乌海市水权交易大厅开展线上交易。
2. 关于推动基层落实河长制工作的问题。一是积极履行河长办职责。持续定期调度各区、河长制责任单位任务完成情况,督促各区、各基层河长加强涉水区域安全管理工作。二是通过专题培训、日常调研、学习交流等方式,提升基层河长履职效能。三是定期抽查区级河长巡河情况。通过约谈和下发提醒函的方式,督促各区河长履职尽责,加快推进河湖违法违规问题整改。四是联合市人民法院、公安局、检察院、司法局开展河湖安全保护专项执法行动,2023年发现的河湖“四乱”问题全部完成清理整改。 五、市农牧局党组
1. 关于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用力不够的问题。一是制定印发《高标准农田建设方案(2023—2025年)》,明确建设目标、要求和保障措施,成立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推进专班,完善工作体系。二是启动并完成0.6万亩高标准农田基础配套项目,组织召开4次全市专题工作推进会、举办3轮初步设计研讨会、2次项目评审会、2次赴外考察和2次室内培训,高频率、分区域、系统性推进全市农田建设工作。三是将2024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需求报告上报自治区农牧厅,并录入自治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储备库,备齐承接上级项目的必备条件。
2. 关于机关党建工作精细化程度不够高的问题。一是强化党建品牌建设,农牧局机关党委已向机关工委申报“精耕细作”党建品牌,并完成“精耕细作”党建品牌建设宣传片制作。二是结合市农牧局工作实际,创建“五大员”服务队伍,目前已将7个科室20余名党员纳入服务队伍。三是积极指导局属各党支部党建工作,目前局属四个党支部均被评为最强党支部,均已建立独具特色的党建品牌。四是完成局属各党支部星级化建设评选,目前均已评为“堡垒支部”。
六、市商务局党组
1. 关于安全生产工作重点领域存在隐患的问题。一是常态化对大型商超、宾馆饭店、加油站等企业开展实地督导检查,排查安全隐患,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推动安全生产工作落细落实。二是2023年9月21日,联合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召开2023年商贸领域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印发《乌海市商贸领域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学习资料汇编》《商贸领域安全生产应知应会口袋书》,围绕市场运行、城镇燃气安全、消防安全等方面对全市重点餐饮、燃气供气、大型商超、加油站、二手车市场、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等80余家企业进行专项部署,邀请安全领域专家开展专题培训3场。三是印发《乌海市商务领域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方案》,实地督导企业全面细致开展自查自纠及安全生产应急演练活动等内容。四是选派1名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参加乌海市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专班,推动餐饮企业规范使用燃气。
2. 关于对外开放水平不高的问题。一是宣讲《乌海市关于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点对点跟踪服务东景生物、内蒙古科硕新材料等企业,支持企业自营开展出口。二是安排部署外贸数据回流工作,动员我市8家企业尝试自营开展出口。三是组织恒业成、佳瑞米、宜化等企业参加南亚博览会,企业产品在展览会上得到广泛宣传。四是组织10余家企业参加2023年9月6日—10日在呼和浩特市举行的中蒙博览会,重点展示我市特色产业、特色产品、各工业园区和招商引资项目。
七、市能源局党组
1. 关于执行财经制度不到位的问题。一是组织财务人员自学《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等财经制度。二是认真梳理排查,对有关数据不一致原因进行详细说明,并放入国有资产年报资料中作为附件留存。三是按计划每月核对资产负债表和国有资产报告数据。四是成立内审工作领导小组,并组织开展财务内部审计。五是调整任务分工,明确专人管理办公用品出入库工作,财务人员不再兼管办公用品出入库工作。
2. 关于电源保障工作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一是要求各区能源局落实属地责任,全面摸清核实“煤改电”户数,同时将辖区内“煤改电”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及时报送至电力部门,做好用户设备安装与电力衔接工作。二是在微信公众号宣传 “煤改电”相关政策和电价情况。三是督促乌海供电公司做好三区“煤改电”配套电网增容改造和电力接入保障工作,确保居民生活取暖用电需求。
八、市自然资源局党组
1. 关于“开展林草种质资源普查工作不够扎实”的问题。一是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普查工作方案,梳理发现刺儿菜、红砂种子未采集,现已采集完成。二是按照方案和时间节点对补充项目逐一到现场进行调查,现已完成样线调查19条,植物标本制作1072份,种子采集39种,样地调查13个。三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报送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信息15篇。四是2023年9月8日通过“问卷星”微信在线平台开展林草种质资源普查满意度问卷调查,收回93份,整体满意度94.5%。
2. 关于“推进生态环境全面治理改善尽责有欠缺”的问题。一是召开党组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乡村美化绿化工作,对接千里山镇人民政府收集绿化苗木补植工程项目招投标相关资料,联合千里山镇完成补植补造验收工作。二是从2023年6月21日起对千里山镇进行3轮防治工作,对千里山镇新丰村、巴音乌素村进行病虫害防效调查,并开展防治指导工作。
九、市生态环境局党组
1. 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差距的问题。一是对全市涉气企业进行全面摸排,形成《2023年乌海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共统计涉气工业企业365家,移动源21万辆,施工工地107家。二是经梳理核实,全市365家涉气工业企业中,需制定重污染天气预案企业231家,形成《2023年乌海市重污染天气“一厂一策”应急响应减排操作方案企业清单》。三是印发《乌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组织企业开展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操作方案编制的通知》,督促企业加快推进方案编制,组织方案编制培训,保障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操作方案编制工作按期完成,目前相关企业均已按照要求完成方案编制。
2.关于推动企业全面绿色转型升级有差距的问题。一是严格实施工业炉窑深度治理,对应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企业开展全面排查,没有发现未完成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行业企业。二是2户停产企业工业炉窑已完成深度治理,待企业复产后,加强日常监管,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中共乌海市委员会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4年2月4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