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领先 全国首套!失活脱硝催化剂实现100%资源化综合利用

日前,位于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勃湾产业园的国能龙源内蒙古环保有限公司正式投产,每年2万吨失活脱硝催化剂将在这里实现100%资源化综合利用,部分再生产品投放市场,标志着我国在废弃环保催化剂资源化领域取得重要成果。

图片

(高瑞鹏 摄)

脱硝催化剂是燃煤电厂烟气脱硝系统的核心材料,能最大限度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被称为绿色煤电的“芯片”。其正常使用3年至5年后,会因磨损、堵塞、烧结等因素逐渐失去活性,最终被作为固废填埋处理,存在环境二次污染和资源浪费的双重弊端。

“我们首创了100%全解包再生工艺,经过清灰清洗、活性植入等数道工序后,让失活脱硝催化剂宛若‘新生’,变废为宝。”国能龙源内蒙古环保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国强介绍。

近年来,随着燃煤机组全面实施超低排放改造,脱硝催化剂使用量快速增长,如何处置失活脱硝催化剂成为新挑战。2019年,国能龙源环保有限公司牵头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固废资源化”重点专项课题,历时3年科技攻关,率先突破失活脱硝催化剂高品质再生、高值回收利用关键技术。2021年,国能龙源失活脱硝催化剂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在我市开工建设;今年,项目正式投产,科研成果走向产业化。

“全国首套二氧化钛载体重构生产工艺示范产线运行,核心技术及关键设备全部国产化,打破了‘卡脖子’技术壁垒,也攻克了钒、钨元素高效提取和高值化循环利用难题,项目能耗、‘三废’产生量仅为传统工艺的三分之一。”马国强表示,该项目已建成业内首个“熄灯工厂”,将打造“数实融合”新样本,为行业低碳转型发展探索新路径。

内蒙古是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加强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对落实全面节约战略、实现“双碳”目标具有积极意义。该项目将辐射内蒙古及周边地区,助力区域内火电、钢铁、水泥、焦化等行业减污降碳、提质增效,每年预计可减碳近10万吨,为客户节约成本近亿元,并减少钒、钨、钛资源的开采量,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