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常态化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以来,海南区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紧紧围绕“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深化群众教育,引导各族群众不忘初心感党恩、矢志不渝听党话、坚定不移跟党走。
精心算好“ 惠民账 ”,用情勾勒“ 幸福图”。海南区理清改革红利为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既算全区“宏观账”,更算群众“身边账”,认真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落实到村、社区的各项民生政策和实施的民生项目,将各项惠民利民补贴和惠民政策,制作成“惠民幸福账单”送到群众手中。广泛开展“敲门行动”“老书记讲堂”“小板凳宣讲”等活动,坚持“群众在哪里,宣讲就走向哪里”,通过入户走访、面对面宣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算好社保、养老、农业补贴等政策“红利账”,讲清讲透“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让群众明白“惠从何来”。通过组成惠民政策宣讲小分队等方式,全区党员干部和群众唠家常、算细账、聊变化,为群众提供代办帮办事项3000余件,为5000余人次讲解惠民政策,不断夯实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
聚焦群众关键小事,办好民生头等大事。海南区大力开展“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工作和党员中心户选树工作,全区 60 余个单位党组织和 1400 余名党员全部完成报到,开展为民志愿服务活动 600 余次,完成群众“微心愿”435 个,把常态化群众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两代表一委员”常态化、多领域开展调研视察活动 220 余次、基层协商议事活动34 次、收集意见建议 170 余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300 余个,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组织始终在身边。聚焦将民生领域的关键小事办成百姓心头的“暖心大事”,推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效解决,2.8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33 个小区温暖工程、5 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1628户“煤改电”改造工程全部按期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锻造基层“领头雁”,带动辐射“一大片”。海南区各党员领导干部分别到分管领域、基层党支部联系点或所在党支部讲授党课 400 余场次,广泛开展“书记讲给群众听”“党员讲给群众听”宣讲600余场次,书记和党员通过“拉家常”直接联系群众,从自身经历讲述过去几年间身边发生的变化,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政策福利、改革红利,牢固树立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怀。
积极发挥身边人身边事的榜样作用,引领带动广大群众树牢“跟党走”的信念和信心,相继涌现出从“脱贫户”到“捐赠者”的万亩滩村村民寇学义、自发修补坑洼路面的万亩滩村村民谢有国、奋勇灭火的羊路井村党委书记高伟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全力拉满“氛围感”,以文化人“润民心”。海南区积极发挥区党性教育基地、乌海第一党支部纪念馆、内蒙古小三线军工文化纪念馆等理论学习阵地作用,发挥本土红色文化资源优势,设置“红色历史课”“变迁史课”等专题模块,邀请老党员、退役军人、劳动模范等开展“书记讲变化史”等系列“红色故事”主题宣讲、诵读、观影等活动 2000 余场次,覆盖 6 万余人次,通过有形有感有效的方式感染和引领群众感党恩。先后创作群口快板《砥砺前行跟党走》《夸金海》,二人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党的声音传四方”等文艺精品节目 10 余个,利用“村”晚、年货节、游园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理论宣讲活动 720 余场次,切实将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深度融合,做到领域全渗透、对象全覆盖,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同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广泛开展趣味运动会、合唱比赛、读书分享等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 2000 余场次,以寓教于乐、春风化雨的形式,推进常态化群众教育走深走实。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