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初心映照民心 用担当书写答卷 ——记全市“敬业奉献好干部”、乌达区苏海图街道兴华社区党委书记邬学峰

在乌达区苏海图街道兴华社区,总能看到一个穿梭于街巷的身影,他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温暖民心,他就是邬学峰,一名扎根基层的社区工作者,也是全市“敬业奉献好干部”的代表。从破解“三多三差”困局到织密社区治理“一张网”,从老旧小区焕新到群众满意度跃升,他以一颗赤诚的心,书写了基层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2019年,邬学峰初到兴华社区时,面临着采煤沉陷区和棚户区搬迁改造的“老大难”问题。工矿企业多、特殊人群多、矛盾纠纷多,基础设施差、环境卫生差、治安管理差——这“三多三差”如同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头。面对困境,邬学峰立下誓言:再苦再难,也要让社区变个样!

于是,他依托街道“红柳情”党建品牌,牵头创建“红柳情——倾情共治”项目,带领社区“两委”学习政策法规和实务技能,将原本的“业务新手”培养成能独当一面的“行家里手”。短短几年,4名社区工作者考取了社工证,团队战斗力显著提升。

然而,社区治理的挑战远未结束。兴华社区作为搬迁区域,空房率一度高达60%,居民居住分散,管理难度极大。邬学峰带着团队开启“5+2”“白加黑”模式,挨家挨户走访登记,将人、房、林、耕、河等数据整合成“社区治理全景图”。这张图不仅让社区管理更精准、服务更高效,更成为破解治理难题的“金钥匙”。

“我来社区工作有6年了,刚来社区的时候,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都是邬书记帮助我答疑解惑。比如在入户的过程中怎么和居民交流、怎么帮他们解决问题,书记几乎是手把手教我。在我们工作人员眼里,邬书记身上的那股韧劲,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苏海图街道兴华社区工作人员赵倩倩说。


在群众眼中,邬学峰是敢啃硬骨头的实干家。五化村住宅楼建于1989年,无物业管理,因年久失修,存在楼房外墙脱落、路面泥泞等问题。接到居民反映后,邬学峰第一时间带队摸排,标记隐患点位、协调专项资金、优化施工方案。历时几个月后,3处破损路面全部修复,20余处便民设施落地,新改造车位2000余平方米。曾经满是抱怨的居民马富明感慨地说:“现在道路宽敞、干净,设施齐全,比从前好太多了。”   

“社区书记的担子,一头连着组织信任,一头系着群众期盼。”邬学峰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生怕错过群众的紧急诉求;他的足迹遍布社区每个角落,用“铁脚板”走遍街头巷尾,用“绣花功夫”化解难题。居民刘凤梅说:“自从邬书记来了以后,我感觉社区改变很大。以前楼下堆放的杂物多,还是土路;现在不仅清理了垃圾,还硬化了路面。人们下楼遛弯,心情都特别好。”


从“问题社区”到“幸福家园”,邬学峰用行动证明:基层舞台虽小,却能书写大担当。他的付出是“学先进勇担当”的生动缩影,更是凝聚高质量发展力量的铿锵足音,正如他所说:“荣誉是新起点,我将继续把急难愁盼走成‘幸福清单’,让初心永远映照民心!”  

记者手记:在邬学峰身上,我们看到了基层干部最动人的模样——既有迎难而上的韧劲,又有为民解忧的温情。他的奋斗轨迹,激励着更多基层工作者把脚印留在群众需要的地方。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