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有课堂 炕头有学堂 拉僧庙镇赛汗乌素村组织开展“党的声音进农家”主题宣讲活动

近日,海南区拉僧庙镇赛汗乌素村组织开展了“党的声音进农家”主题宣讲活动。

活动中,赛汗乌素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乡村党员、乡贤能人和村委会工作人员成立乡音宣讲团,以开设田间课堂、炕头学堂和邻里共学等贴近村民生活场景的方式,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党的历史和惠民政策等送入农家院落,让党的理论如春风化雨般浸润民心。

针对村民农务繁忙、没时间集中开展理论学习的特点,乡音宣讲团抓住村民耕种间隙、茶余饭后等碎片化时间,在田间地头、村巷小道等处开展“一刻钟微宣讲”。工作人员手拿理论书籍,用村民听得懂的语言解读“乡村全面振兴”“科技强农”等关键词。结合村内土地流转增收、人居环境整治等鲜活案例,将政策语言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实在道理,让村民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为了满足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乡音宣讲团为党员家庭、致富带头人、留守老人等不同群体定制了个性化宣讲方案。在党员家中,宣讲团重点解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相关要求,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勇当政策落实的“排头兵”;在种植大户院里,宣讲团结合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相关内容,与种植户们深入探讨扩大规模、延长产业链的可行路径,为村民增收出谋划策;在留守老人家中,宣讲团则聚焦养老保障相关政策,耐心细致地为老人讲解,确保每一位老人都能及时享受到国家的惠民政策,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赛汗乌素村村民居住较为分散,但邻里关系融洽。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充分利用这一特点,积极发动村民担任政策传声人,通过党员联户、能人帮带等有效机制,形成了“一人学习、全家讨论、十户实践”的传播链条。村里在开展文体活动时,不忘穿插宣讲移风易俗的要求,让文明新风在欢声笑语中深入人心;在开展健康义诊时,积极科普健康中国的惠民举措,为村民的健康保驾护航。村委会还积极鼓励村民张贴学习感悟,通过院落议事会广泛收集民生需求,并将增进民生福祉的承诺转化为具体行动,实现了理论学习与乡村治理同频共振。

赛汗乌素村将着力打造理论学习“加油站”,培育理论宣传骨干队伍,持续开展“党的声音进农家”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强村富民的生动实践,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