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线|滴灌管“罢工”记——万亩滩村高标准农田首浇日见闻

5月9日上午10时,海南区巴音陶亥镇万亩滩村的田野上,一条条黑色滴灌管像血管般在黄土地上延伸。村民王占平蹲在地头,用力地拍打干瘪的滴灌管,溅起了一阵浮土。

他抬头看见镇党委书记刘延朋的越野车扬尘驶来,立即小跑着迎了上去焦急地问:“书记,这管子咋不出水啊?”

刘延朋刚推开车门,就被四五个村民围住。刘延朋远远望去,70米长的滴灌管只有断断续续浇灌的痕迹,“走,去地里看看。”

在田垄间,副镇长王伟扒开浮土,露出埋得不深的滴灌管。“管眼没堵,水量咋这么小?”他抬头望向远处的主管道,一行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前走去。

“不对劲!”王伟突然停下脚步,用脚踩了踩地上直径90毫米的主管道,软塌塌的——“水压不够?”他怀疑着。

又往前走了几步,王伟转身问村干部谢建国:“老谢,今天开了几排管网?”“十排啊,我亲自开的阀。”谢建国掏出手机准备查记录。

这时,王占平突然搓着手凑过来:“那个书记……我好像多开了几排……”见众人转头看他,他声音越来越小:“想着浇得快点,就把能开的都开了,可能有二十三四排……”

“哎呀!我的老哥,12排就是70多亩的地!”王伟一听就笑了,“你这是要把泵站抽干啊!”

刘延朋拍拍王占平肩膀:“大家别着急,新设备要慢慢熟悉。考虑到大家第一次种高标准农田,这几天,镇村干部轮流在地里值班,教大家管好用好高标准农田,有问题随时找我们。”

问题找到了,村民们三三两两散去。

半小时后,新铺设的滴灌管终于“咕嘟咕嘟”地唱起了歌。王占平蹲在地头,看着水流滋润土地,他黝黑的脸上露出笑容:“这下可算踏实了!”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