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派出所用"三支笔"绘就平安乌海新图景

五一假期第一天,乌海市公安局海勃湾分局海北派出所接到辖区群众王先生报警,称其电动车被盗。正在辖区巡逻的治安民警第一时间赶往现场,经过调查询问,仅用了3个小时就将丢失电动车找回。

图片

“真没想到,民警这么快就找回我的电动车。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让我感到很安心。”王先生由衷地赞叹道。

乌海市公安局海勃湾分局海北派出所前身为乌海市公安局海勃湾分局大庆路派出所,成立于1986年, 2023年12月更名为海北派出所,是公安部评定的一级公安派出所,被自治区公安厅命名为枫桥式派出所。曾荣获集体二等功2次,集体三等功5次,获自治区级“青年文明号”和乌海市“五一劳动奖状”。

图片


近年来,海北派出所立足“派出所主防”职能定位,扎实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深化“两队一室”改革,加快智慧安防建设,配套建立“多元化解矛盾、全时空守护平安、零距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积极构建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全力为平安乌海建设贡献力量。

用“执法”笔 添“满意”墨

架起警民“连心桥”.

破大案保平安、护发展,破小案暖民心、惠民生。海北派出所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同时,不断加大对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小案件的打击力度,“把小案当大案办”在民警辅警中形成了高度共识,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落实落细。

全力侦办“小案”正是海北派出所践行“小案连民心、破案为民生”理念的缩影。面对辖区复杂的治安环境,海北派出所坚持“快侦快破、服务前置、警民联动”原则,依托乌海市公安局侦查中心资源,建立侵财类案件全闭环管理模式,实现对“小案”的早预防、早发现、早侦破,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更多大要案的发生,切实提升了辖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图片

“虽然是小案,但是同样让老百姓受损。如果算民生账,每一个小案和大要案一样,都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海北派出所所长杜伟说。

“从接警到研判再到抓捕,我们平均破案时间较2023年缩短了40%。”据杜伟介绍,2024年以来,海北派出所“盗抢骗”案件破案率达90.7%。

用“服务”笔 着“和谐”彩

扮靓幸福“平安色”

“小区里治安状况怎么样?”“有没有闹矛盾吵架的?”“最近有没有接到诈骗电话?”……这样的话每天都在海北派出所社区民警的口中反复强调,通过与居民聊天,深入了解了社情民意和小区的治安状况,把群众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解决在家门口,把小区治安的痛点、难点、堵点化解在萌芽时期,近三年来,辖区未发生一起因矛盾纠纷引发的“民转刑”案件。

图片

海北派出所以“防”的主基调开展社区“手袋警务”,为社区民警配备“手袋警务包”,里面放置了各类检查、登记、宣传所需资料,方便民警开展各项工作。在化解矛盾纠纷的过程中,派出所联合辖区社区工作人员、商家店主、物业人员、热心市民等群体组建海北“星火义警”队伍,通过发挥群众和不同行业的力量,收集社情民意、发现风险隐患、开展防范宣传,极大地提升了对风险的感知能力。同时,由“四所一庭”共同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工作,让专业力量化解复杂矛盾纠纷中的专业性问题,有效提升了复杂矛盾纠纷的化解成功率。

2024年以来,海北派出所化解矛盾纠纷1576起,获赠锦旗32面,收到12345表扬41次。

用“宣传”笔 谱“平安”曲

唱响警民“同心声”

“刷单返利是陷阱,天上不会掉馅饼!您看这个案例,王阿姨就是因为轻信‘客服’电话,差点被骗走养老钱……”在海北派出所社区警务室的“反诈小课堂”上,辅警王玉勃正向老年居民讲解反诈知识。这样的场景,已成为海北派出所推动反诈宣传“入脑入心”的日常剪影。近年来,派出所坚持“防范胜于破案”理念,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传,全力织密安全网,让平安之音传遍街头巷尾。

图片

针对电信网络诈骗花样翻新、老年人易受骗的难题,海北派出所根据辖区实际情况,在“五一”小长假期间探索出“反诈纵横防控网”工作方法。通过广泛利用微信群宣传、发动公交餐饮等公司宣传、无死角张贴诈骗案例等方式,不断扩大反诈宣传覆盖面。同时还有针对性地向不同群体开展专项宣传,深入学校向学生开展防网络赌博、网络贷款诈骗宣传,到宾馆旅店开展防杀猪盘、网络交友诈骗宣传……

图片

今年以来,海北派出所累计开展各类宣传活动112场,覆盖群众4.1万余人次,推广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2.8万余人次,辖区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42.13%。2024年以来,海北派出所电诈发案数同比下降102.7%、发案金额同期下降194.47%,实现了“两降”目标。

图片

海北派出所从春风化雨的智慧调解到快速破案的雷霆速度,从规范执法的制度刚性到警民携手的温情共治,让新时代“枫桥精神”通过这抹藏蓝身影,在街头巷尾绽放出温暖人心的光芒。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