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睦邻共享社”绘就邻里幸福景

“老张,头发长了,咱们一起去社区‘睦邻共享社’理发去?”

“好啊!社区理发师的手艺不错,收费也便宜……”

据了解,居民们口中的“睦邻共享社”,是今年2月由海南区西卓子山街道利用祥苑社区闲置空间打造的,通过吸引各类“睦邻共享人”加入,立足“一室多用,共建共享”的理念,为社区治理注入新的活力与智慧,携手居民共同缔造邻里和谐社区,不断绘就新时代民生幸福新图景。

“天气热了,这次剪短些?”“两边鬓角修一修,把耳朵露出来……”理发师王春英与居民短暂沟通后,现场便响起了清脆的“咔嚓”声。她用真情服务温暖老人心,认真地为每一位到场居民理发。居民任泽孟高兴地说:“现在家门口就能理发,社区送到家门口的服务真是方便。”

“睦邻共享社”成员闫慧有30余年裁缝经历,她成立爱心裁缝铺,给辖区居民提供专业、实惠的裁衣、改衣、换拉链等便民服务,为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提供家门口的便民服务,用巧心、耐心和爱心缝出温暖的社区情,让居民得到了实惠。而在旁边的理疗服务室,“睦邻共享社”成员李小玲正为居民提供拔罐服务。“我本身就有这项手艺,来到社区想给邻居们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也很高兴。”李小玲说。

“依托‘睦邻共享社’,我们组织志愿者成立邻里共享互助服务队,为社区居民提供缝纫、理发、美甲、理疗等便利服务,针对辖区老年人、城市上班族、环卫工人等消费群体,制定优惠价格。理发5元钱,美甲、剪裁、疏通下水都是10元,从理发到疏通下水道,从健康理疗到衣服缝补,每一项服务都紧贴居民生活实际。”祥苑社区党委书记周培英说。

此外,在“睦邻共享社”内还有一间专为矛盾调解、促进邻里和谐所打造的“睦邻小屋”。小屋是由祥苑社区“两委”成员带领志愿者创建的,屋子虽小,却容纳着居民的喜怒哀乐和盼望厘清是非的期待,是积极推进法治社区建设、架起服务群众的“连心桥”。前不久,3户居民因公摊房顶维修费用无法达成共识,矛盾一触即发,经“睦邻小屋”成员多次调解,解开了居民心头的“疙瘩”;平房区居民在供水管道改造过程中,因不愿自行承担入户管道费用,与供水公司产生矛盾,“睦邻小屋”成员采取“逐家逐户分头谈+聚到一起谈”的方式,最终予以化解。

“睦邻小屋”及时了解居民诉求,掌握辖区矛盾苗头,以简单矛盾现场调、一般矛盾分级调、复杂矛盾联动调、群策群力共同调的“四维调解攻略”来化解纠纷。截至目前,累计接待来访80余人次,定期排查50余次,就地化解微小矛盾纠纷23件,联合辖区派出所、司法所等单位化解复杂矛盾纠纷8件,解决污水管道堵塞、旱厕无照明灯等非纠纷民生事项200余件,切实解决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生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提升了居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睦邻共享社”每季度还会举办一次“睦邻集市”,辖区居民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服务等方式,可凭积分存折兑换相应礼品或参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分活动兑换服务。参与兑换积分的活动包括理论宣讲、文体活动、义务劳动、清理杂物和小广告、参加社区组织的居民议事和座谈等会议、协助社区成功调解邻里纠纷和家庭纠纷等内容。在信用积分体系的激励下,居民纷纷投身于志愿服务和公益服务之中。

“下一步,‘睦邻共享社’将继续秉持‘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充分挖掘社区内部潜力,将有一技之长的社区居民、志愿者队伍等纳入共享人体系,并延伸拓展康养、中医问诊、托管公益、心理咨询等业务,为居民提供更多元化、更高质量的服务。”周培英说。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