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点再睡”还是“饿着睡”?这3类人建议别饿肚子睡觉

晚上睡前饿了

你会选择饿肚子睡觉

还是吃点夜宵?


图片


不少人会觉得吃夜宵特别“罪恶”

强迫自己睡前禁食

“有时候感觉自己不是睡着了,

是‘饿晕了’!”

其实

饿肚子睡觉不利于身体健康

图片

饿着肚子睡觉

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食物在胃里排空的时间约为4—5小时,如果18点吃完饭,到22点时,胃里的食物就基本排空了。


此时,身体会分泌一种让你想吃饭的激素,也就是俗称的“胖素”,与之相对的是“瘦素”。熬夜时,身体会分泌“胖素”,而“瘦素”只有在睡眠状态下才会分泌。


因此,很多人会发现睡得越晚越想吃东西,甚至饿得难以入睡。

长期饿着肚子睡觉,可能对身体造成这些危害:


  • 胃炎、胃溃疡


不管是否吃饭,胃肠道都要分泌胃酸。胃酸是一种强酸,如果直接和胃黏膜接触,时间久了容易导致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


  • 影响睡眠


饿着肚子睡觉可能会引起心慌、出汗、乏力、手抖,严重可能会影响睡眠质量,使人难以进入深度睡眠。


  • 低血糖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空腹睡觉会引起“黎明现象”,严重可能会引起昏迷。

图片

哪些人适合吃夜宵?

  

  • 糖尿病患者

  

为了避免出现“黎明现象”,一般建议糖尿病患者在睡觉前吃一些健康食物,这样有利于保持夜间血糖平稳。

  

  • 胃病、肝病患者

  

这些患者容易出现食欲下降,虽然很容易饿,但是吃一点就饱,吃夜宵能让患者在夜间维持营养吸收。


如果把加餐放到白天,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正餐,所以建议晚饭两小时后吃一些夜宵,比如粥、馒头、面条、小馄饨等,夜宵的量可以和正餐一样。

  

  • 消瘦的老年人

  

老年人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加之患有基础疾病,造成食欲不振、饭后容易腹胀,以致体重持续下降,这时候建议养成睡前加餐的习惯。


一方面,不影响一日三餐,同时,也利于胃肠道吸收营养,防止体重进一步下降。


图片

睡前饿了,到底应该怎么吃?


夜宵吃不对,可能会造成:


  • 肥胖


夜间活动减少、代谢减慢,睡前增加饮食,人体会将多余的能量转化为脂肪储存,从而引起体重增加,导致肥胖问题。


  • 失眠


睡前吃得太饱,容易引起大脑活跃,导致失眠。


  • 增加胃肠负担


夜间睡眠期间,通常胃肠道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相应减少,睡前额外增加饮食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导致出现消化不良、食物反流、恶心、呕吐等症状。


  • 可能引起胃食管反流


很多人习惯在睡前喝牛奶,牛奶营养丰富,其中含有的色氨酸等成分有安神助眠的作用,但在睡前饮用可能会引起胃食管反流。烧心、胸骨后疼痛、咽部不适、慢性咳嗽、哮喘、鼻窦炎等,都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的表现。


  • 损害肾功能


烧烤、火锅、炸鸡、泡面……这些高盐、高油的夜宵会引起体内水钠潴留,增加肾脏代谢负荷。

那么,睡前饿了到底应该怎么吃?

  

⏰临睡前1—2小时吃夜宵

  

不建议吃完夜宵马上睡觉,这样不利于肠胃健康和入眠,建议睡前1—2小时吃夜宵。

  

🍞尽量选择清淡的食物

  

建议优先选择燕麦片、全麦面包、苏打饼干、苹果等,这些食物不容易给胃肠道增加负担。


图片

🍽️不要吃得太饱

  

吃得太饱再睡觉,很容易让身体把额外的热量储存为脂肪,导致肥胖。上床睡觉前只要保证没有饥饿感即可。


你现在饿了吗?图片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