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是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旨在增强中小学生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安全教育这一课题,正逐渐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食品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各类安全隐患,时刻威胁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在第30个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即将到来之际,记者走访了乌海市多所学校,了解孩子们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安全教育多样化
潜移默化入心脑
“学生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行为。我们一定要坚决杜绝这类行为的发生,如果被欺凌,也要学会寻求帮助……”3月25日,在市第一中学,每个班都以“学生欺凌”为主题开展班会课。
“我们会根据时间节点、容易发生危险的情况等为主题,每周开展主题教育班会,确保安全教育不停歇。”市第一中学安全处主任赵明说。
除了将安全教育融入课堂,市第一中学还利用各种方式普及安全教育知识。开展国旗下的讲话,将安全教育融入其中;邀请相关行业专业人士针对交通、学生欺凌、急救等多种主题开展讲座;利用校园大屏幕、教室走廊小屏幕,播放安全教育知识,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针对火灾、地震等主题开展安全演练,让孩子们学会应对突发情况;针对师生、其他职工开展不同主题安全培训;在节日、寒暑假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提醒家长关注学生安全……
“各种各样的安全教育,让我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我觉得特别有意义。”高一604班学生贺羽洁说。
近年来,乌海市不断推动校园安全教育课程化,严格落实落细“1530”安全教育机制(“1”即每天放学前1分钟;“5”即每周五放学前5分钟;“30”即每个节假日放假前30分钟均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提醒和安全教育)。根据不同阶段学校安全教育的重点,制定《乌海市中小学校园安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对全市各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安全教育进行具体化、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指导。
推动安全宣传活动多样化。利用重要时间节点,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切实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2024年以来,开展各类主题安全宣传活动20余场次,多渠道发布各类安全提醒15500余条,在重要节点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23篇。
推动学校应急演练常态化。结合各学段学生实际情况,联合相关部门,围绕各类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每月至少组织1次应急疏散演练活动。自2024年以来,全市教育系统组织开展消防、防震、反恐防暴等各类应急演练活动580余场次。
校园安全精细化
排查风险不停歇
市第六中学是全寄宿制半军事化管理学校,学生除放假外,全天都要在校园中度过。为了保障学生安全,避免发生突发事件,学校积极推进平安校园建设。
“这里是智慧校园数据中心,我们的校园安全指挥平台分为人防、物防、技防、心防四大主要功能,监管学校的人和物,学生如果有异常行为,也可以通过监管发现,全校实现无死角监管。我们去年对系统以及校园监控全面升级,确保校园安全。”市第六中学智慧校园数据中心老师李阳说。
智慧校园建设,是市第六中学平安校园建设的一部分。为了让安全责任落实到位,学校将平安校园建设的有关监管制度、文件归纳整理,装订成册,实时更新。“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完善平安校园体系建设,发现不足及时修改完善。通过我们的工作,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给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市第六中学德育与安全管理中心副主任韩卫喜说。
为了保障校园安全,乌海市实现校园安防“4个100%”全覆盖、学校安全“体检”全覆盖。目前,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建设已全部实现4个100%(封闭式管理100%、校园专职安保员配备率100%、一键式报警和视频监控系统与公安机关联网率100%、“护学岗”设置率100%)。开展学校安全“体检”工作覆盖率100%,有效清除各类风险隐患,切实维护全市教育系统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推动校园隐患整治精细化。2024年,全市教育系统精准精细开展全覆盖、无死角的校园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开展安全检查13次,派出检查人员73人次,检查学校(幼儿园)187所次,形成“查隐患—细登记—实报告—促整改—严复查”的闭环管理模式。
食品安全规范化
明厨亮灶护健康
在校园生活中,食品安全尤为重要。市第六中学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也十分出色。
“厨房采用6T管理模式,即天天处理、天天整合、天天清扫、天天规范、天天检查、天天改进。”市第六中学厨房负责人叶代强说。
在厨房内所有工具根据颜色区分,生熟分开,拖把、扫帚只有在使用时才能进入工作间,其余时间均悬挂在公共区域,所有工具使用完后要第一时间归位;调料、粮油采用左进右出的方式,避免食材陈旧、过期;果蔬每天使用时,不新鲜的食材当场处理,绝不允许进入学生餐桌。外来人员进入食堂参观,均需穿工衣,戴口罩、头套,穿脚套。
“学校餐厅实行‘互联网+明厨亮灶’的监管模式,确保监管到位。校园还成立了‘乌海六中食堂营养健康管理委员会’,建立‘社会监管+校方监管+家委参与’三位一体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听取家长和学生们的用餐意见,让孩子和家长都能安心。”市第六中学总务副主任徐立甲说。
近年来,乌海市不断围绕校园食品安全开展工作。
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乌海市所有供餐学校已全部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要求,并全部实现食堂食品安全量化分级评定A级和“4D”管理模式(整理到位、责任到位、执行到位、培训到位)达标率双100%。
我市还实现了食品安全责任险全覆盖。全市设有校园食堂的学校(幼儿园)均已按要求购买食品安全责任险,实现食品安全责任险全覆盖,通过及时赔付,最大限度降低投保单位的食品安全风险,保障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推动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化。全市有各级各类供餐学校共67所。市教育局制定印发《乌海市学校(幼儿园)食品安全工作指南》《乌海市学校膳食与食品安全管理委员会工作指南》等相关文件7份,以制度形式固化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2024年,对全市供餐学校食品安全开展全面检查,共发现问题98项,已全部完成整改,整改完成率100%。联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全市校园食品安全专项培训会2次,切实提升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重中之重。接下来,乌海市将继续加强安全教育,进一步优化校园及周边环境,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安全、和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