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幸福是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近年来,乌海市始终将人民幸福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标尺,以“办好民生实事、兜牢民生底线”为主线,聚焦就业、教育、医疗等群众关切领域,把群众的“需求清单”转化为“责任清单”,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群众,全力书写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就业优先 织密民生保障网
就业是民生之本,一头连着经济大局,一头系着万家灯火。乌海市大力实施就业促进行动,将其作为保障民生的重要举措,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和积极行动,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数字平台架起“就业桥”。为解决传统就业服务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给更多群众提供“家门口”就业服务,乌海市贯通乌海市公共就业服务网、零工驿站、乌海直聘等多个求职招聘平台,打造集求职发布、岗位推荐、就业培训等各类就业信息资源于一体,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和网格(服务专员)五级覆盖的“乌海市智慧就业服务平台”,实现职位与人才精准匹配、就业困难人员精准帮扶。
靶向施策破解“就业难”。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乌海市提前谋划,主动对接供需双方,一方面,深入高校了解毕业生的专业、就业意向等信息;另一方面,与各类企业沟通,掌握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开展订单式培养模式,根据企业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让学生在学校就能学到企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实现毕业即就业。
扩容岗位稳住“基本盘”。为拓展就业空间,2024 年乌海市全力打出“组合拳”。积极鼓励引导园区企业多在本地“招兵买马”,紧盯重大项目、重点企业,调研企业用工需求 273 家次,归集岗位9279 个次,组织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系列招聘活动144 场,提供岗位 6.47 万个次,达成初步意向近 2 万人次;以做精做优招聘服务为着力点,创新推出流动招聘进市场、商场、农区、景区、(早)夜市等,累计举办流动招聘 13 场,提供就业岗位 1.2 万个次,达成初步意向9174 人次。同时,着力强化技能培训,逐步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鼓励引导培训机构围绕乌海市主导产业和重点企业发展需求开展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2024年组织补贴性技能培训6908人,新增高技能人才 5027 人、技师以上高技能人才260 人 ,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 118.69% 、628.38%、130%。
教育均衡 筑牢发展根基
踏入海勃湾区滨河小学,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朝气蓬勃的画卷。崭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明亮的窗户映着暖阳、琅琅的读书声不断从课堂传出……目光移至操场,全新铺设的塑胶跑道色泽鲜亮、人工草坪绿意盈盈,孩子们在操场上奔跑,欢笑声、呼喊声交织,尽情挥洒着童真与活力。
在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乌海市围绕学校建设标准化持续发力,开展了“新建一批、帮扶一批、提升一批、扩容一批”行动,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区域、校际差距显著缩小,建成了一批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海勃湾区滨河小学便是其中之一,自乌海市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以来,滨河小学从校园文化、校园环境建设、功能室增设及改造、办学特色、师资力量等多个方面进行整合、提升、优化,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实实在在受益。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我校改造升级了近6000平方米全新塑胶跑道、绿茵操场,扩建了2800多平方米运动场地,让孩子们有更多场地参加体育锻炼。除此之外,我们还升级改造了3间音乐教室、4间美术教室、2间科学教室,增添设施设备,打造多媒体教室46间,全部配备智慧黑板。校园环境和秩序全面优化,育人环境再升级。”海勃湾区滨河小学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徐巧霞说。
近年来,乌海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把“市域推进、三区同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基础工程和重要抓手,不断推进学校建设标准化、城乡教育一体化、优质师资配置均衡化、教育关爱制度化,实施打造市域名片,开发“一区多品”,深化“一校一品”和评价改革,已累计创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自治区劳动教育实验校各6所,全市88%的学校建设为市级以上文明校园。各学校办学条件、内涵建设、队伍建设、学校管理与教学信息化全面提档升级,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均衡化、优质化水平大幅提升,形成了“新优质、高质量”的市域教育品牌。
医疗提质 守护健康防线
健康是幸福生活的重要指标。作为国家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乌海市以“大病不出市”为目标,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努力构建全域联动的健康服务网络。
2024年,乌海市健康内蒙古行动考核成绩居全区首位;海勃湾区中医医院晋级三甲,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成功申报国家级重点专科,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专科获评自治区级重点专科;入选全国医保药品耗材追溯码信息采集试点、全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示范城市……这是过去一年,乌海市交出的一张张“健康成绩单”。
记者在市人民医院遇到患者郝桂珍时,她正和主治医生交流自己的手术情况。“可以把北京的医生请过来,那真是太好了。”郝桂珍告诉记者,她患腰椎间盘突出症已经好多年了,之前也去北京看过,但是去一趟太麻烦了。现在,医生告诉她,可以直接把北京的专家请过来做手术,既省时又高效,非常方便。
乌海市通过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创建、与北京协和医院等高水平医院协作、强化重点专科建设等工作举措,不断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减轻患者就医负担,逐步构建起体系完善、优势互补、上下联动、可持续发展的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和方便可负担的健康服务。
与此同时,乌海市还加强医疗人才梯队建设,不仅加大对医疗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通过提供培训机会、科研支持等方式,鼓励本地医务人员提升业务能力,还积极引进高层次医疗人才,充实医疗人才队伍,注重培养学科带头人,打造特色优势专科,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从“劳有所得”到“学有优教”,再到“病有良医”,乌海市正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大步迈进。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乌海市将继续把民生福祉放在首位,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