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创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 | 乌海市海勃湾区:为群众解忧 为社会筑安

近年来,海勃湾区滨河街道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搭建“街道—社区—网格”三级联动治理架构,依托“网格党小组+专职网格员+楼栋长(单元、联户长)”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力求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切实为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走进海勃湾区滨河街道综治中心服务大厅,一块显示大屏格外醒目,办事居民从这里能清晰了解各级综治中心的地点、职能以及可办理的业务。大厅内,除了设置矛盾调解、法律咨询等服务窗口外,还融入了滨河派出所、市场监督管理所、残联等职能部门,实现了“分散办公”向“一体办公”的转变,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一站式办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居民李宏伟说:“工作人员服务热情周到,‘一站式’服务让我们高效办结事务,节省了不少时间和精力。”

为筑牢基层治理第一道“防线”,在日常工作中,党小组、网格员和楼栋长(单元、联户长)牢固树立“预防走在排查前,排查走在调解前,调解走在激化前”的工作理念,推动居民诉求第一时间在网格内解决。滨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冯莉洁说:“自2024年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以来,我们采用‘3D立体法+三阶融解化解法’,有力推进了综合治理工作的上下联动、左右协调,实现了需求和服务‘双向奔赴’。”

据介绍,“3D立体法”是指矛盾排查三步走,即“主动访、线上收、部门转”。“主动访”是通过“五进小区”活动深挖群众需求,变“救火式应对”为“防火式治理”。“线上收”以“警辅通”实时了解当日警情,及时发现矛盾隐患点。“部门转”是通过12345案件和转办件,及时把控矛盾纠纷风险点。据统计,2024年,滨河辖区内刑事警情下降25%,“12345”诉求案件量减少35%,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80件。

同时,根据纠纷的复杂程度,采取“网格自调、中心帮调、四所一庭联调”的“三阶融解化解法”,坚持将矛盾排查在一线,化解在中心。去年以来,通过“三阶融解化解法”协调解决僵尸车清理、老旧小区改造、安全隐患整改等痛点、难点、堵点问题70余件,解决为民办实事问题397个。

“滨河街道将进一步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让和谐稳定的基层治理成果惠及每一位居民,让滨河街道成为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滨河街道党工委书记边宇说。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