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评论|用文明实践勾勒幸福轮廓

 2024年,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宗旨,多措并举,扎实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质增效,为绘就民生幸福底色注入了强大动力。

如今在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犹如璀璨的星光,照亮了百姓生活,为民生幸福画卷增添绚丽色彩。

文明实践阵地的拓展,是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坚实基础。通过整合各类资源,打造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健身体育服务、媒体服务平台“六大”平台,实现了服务、教育、实践三大功能的系统整合。这些举措不仅为群众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活动与精神滋养,还让文明实践更加贴近群众、深入人心。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是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重要目标。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如“我在文明实践中心过佳节”系列活动、“强国复兴有我 文明你我‘童’行”庆“六一”文明实践活动等,让群众在参与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和乐趣。同时,注重培养群众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举办文艺演出、书画展览、体育比赛等活动,让文明之风吹遍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此外,我市还积极推动文化下乡,将优秀文艺作品送到农区,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培育文明乡风,是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又一重要举措。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建立“四会”组织等方式,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弘扬时代新风尚。同时,注重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评选表彰文明家庭、道德模范等活动,让文明之花开遍农区大地。此外,我市积极开展“抵制高价彩礼 倡导文明婚俗”宣传引导工作,通过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印发倡议书、编排公益短视频、举办集体婚礼和青年派对等形式,潜移默化地引导群众转变观念,进一步破除陈规陋习,培育文明新风。

站在新起点,我市将进一步探索多样化的文明实践方式,持续打造群众更加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服务品牌,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增强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