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海南区有个项目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
机械化、智能化、数字化
是它的标签
“大容量”是它的代名词
是不是很好奇呢?
和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海南区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防灾减灾物资储备库)项目航拍图
走进项目现场,应急救灾物资井然有序地摆放着,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据了解,海南区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防灾减灾物资储备库)项目,总投资3600万元,总建筑面积为7491平方米,建有储备库、特级消防站、综合楼、训练塔等,用于存储自然灾害类、社会灾难类、公共卫生类和应急战备类等救援物资和器材。现存储防汛抗旱、森林草原防灭火、抗震救灾等五大类约11000件应急救灾物资,为海南区应对突发事件打下了坚实物资保障基础。
“今年,我们投入296.25万元,专项用于防灾减灾物资储备库的改造升级和信息化建设工作。”海南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通过此次改造升级,储备库的物资存储能力、调配效率以及信息化管理水平都将得到大幅提升,能更高效地应对各类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海南区防灾减灾物资储备库管理平台
据了解,海南区应急指挥中心已完成价值99.98万元电子设备的配备工作,这些设备涵盖综合应用平台、通信保障及预警指挥等项目。目前,所有设备均已安装调试完毕,已构建起应急准备、预警发布、实战处置一体化的全流程线上应急管理模式,极大提升了应急处理效率与精准度。同时,为进一步推动应急体系一体化建设向基层延伸,已为乡镇配备小鱼系统,实现了应急指挥信息自上而下的高效传递与互联互通,全面打通应急管理的“最后一公里”,有效增强了海南区应急管理工作的整体性与协同性。
应用小鱼系统和相关单位进行可视化的互联互通
海南区防灾减灾物资储备库与应急指挥中心的建设,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举措。下一步,海南区将持续完善防灾减灾物资储备库的物资管理与调配机制,不断提升应急指挥中心的协同作战与决策效能,为构建安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全力以赴,让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更有保障,为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筑牢坚实的应急保障基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