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之前的“乌局梁家沟小学”。
2004年,更名后的乌达区第七小学。
2005年,梁家沟小学军训。
2006年,学校建成了新教学楼。
乌海煤炭大开发初期,为培育矿工子弟,当时的乌达矿务局于1959年9月在梁家沟成立梁家沟小学。学校位于现在的乌达区梁家沟大街南端,先后挂过乌达矿务局“二矿小学”“红卫小学”“水电厂小学”“发电厂小学”和“梁家沟小学”等牌子。2004年,梁家沟小学归属地方,取名为“乌达区第七小学”,2006年改名为乌达区梁家沟小学。
早年,由于缺少老师和教室,学校采用分部制上课,一年级学生上午上课,二年级学生下午上课。后来,乌达矿务局在梁家沟居民区北侧盖了两栋教室,分流了一部分学生到那里上学,当时称为机修厂小学。1991年,由于生源锐减,机修厂小学与水电厂小学(梁家沟小学)合并。2004年10月,学校实现了集中供暖,结束了40多年用铁炉子取暖的历史。2005年5月,学校教学楼开始施工,第二年春季投入使用,改善了学校的教学条件。
几十年来,梁家沟小学的教职工始终坚守教育阵地,学校多次荣获国家、自治区及市、区、企业等表彰。
2012年8月,在乌达区撤点并校中,梁家沟小学与乌达区奋斗小学合并,这所历时50多年的小学就此完成了历史使命,但在不少人的心里却是永远也无法磨灭的记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