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名普通的基层养老服务从业者到获评2024年自治区“最美养老护理员”称号,10年时间里,海勃湾区宜和老年公寓养老护理员王丹始终坚守一线,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技能,为需要关怀的老人送去温暖与希望,让爱与责任在养老护理的道路上薪火相传。
记者见到王丹时,她刚和夜班同事交接完工作,正在姜现佳和李镇生老两口的房间里陪二老聊天谈心。三人围坐在一起,分享着刚刚发生的新鲜事,王丹拉着姜现佳老人的手,格外亲切。
两位老人在2023年年初入住宜和老年公寓,姜现佳老人需要定期外出住院治疗,李镇生老人因为心脏手术导致中枢神经受损,只能重复几个单一的词汇,无法与陌生人沟通交流。两位老人初来乍到时,不少护理员心里直发怵,觉得护理难度大、强度高,不敢接手。王丹了解情况后主动请缨,把他们纳入到自己的“责任老人”名单,这一照顾就是近两年的时间。
“刚接手的时候,我心里也没谱,有过动摇。但转念一想,我作为老护理员,这个时候就该顶上去。不知道从哪天开始,姜奶奶李爷爷已经离不开我了,我也觉得自己有责任把他们照顾好。”王丹坦言道。
“我们碰到王丹真是我们老两口的福分,她是个服务周到、热心的好护工,待老人似亲人。这么长时间相处下来,我们就像一家人一样,有时候我要见不着她,还挺想念她的。”说起王丹,姜现佳老人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嘴上一个劲儿地夸个不停。
做好一名养老护理员并不容易,每位优秀的养老护理员都是 “多面手”,不仅需要扎实的基本功,还要充当好“子女”“心理医生”等多重角色。
在来到宜和老年公寓前,王丹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护理经验,但对她来说,宜和老年公寓仍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整个公寓里住着300余位老人,王丹负责其中31位情况各异的老人。老人中有的卧床不起,无法行动,需要特别地悉心照料;有的语言功能受损,无法与人正常沟通交流;还有的性情多变,时常会毫无征兆发脾气,摔打物品。王丹坚持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不断摸索总结出适用于各类老人的沟通与工作技巧,用自己的专业和真情抚慰着老人们的晚年生活。
十年间,王丹遇到过不解与误会,也收获过幸福和感动。刚入行时,不擅言辞的她不被老人信任,因为性别、年龄等因素一度使得护理工作无法开展,但王丹坚信养老护理工作的秘诀在于“爱与被爱”,她把每位老人当作自己的父母长辈一样照顾。渐渐地,徐爷爷对她说,“你今天是不是状态不太好呀,我来给你捏捏肩膀吧。”董奶奶对她说,“我这专门给你留了好吃的,你赶紧拿着吃。”
十年的时间很长,但王丹对护理工作的热爱和对老人们的真诚始终不减,她用自己的爱心、耐心、细心,在岗位上认真工作,成为了公寓里老人们的好朋友、护理员们的好榜样。
“你难道准备一直干下去吗?一生的青春都耗在这些老人身上?”这是王丹工作之余经常听到的声音。“虽然工作很辛苦,但这是一份充满正能量的工作。护理道路上的老师、前辈、同事,大家都在默默无闻地坚守着,竭尽所能为养老护理事业付出。人人会变老,家家有老人,养老护理事业要不断地往前推进,就必须有人去做那一块鹅卵石。下一个十年,我还会坚守在我的岗位上。”王丹坚定地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