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乌海市深入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大力推动市属国企“六定”改革,全面推进分类绩效考核,持续巩固亏损治理成效,市属国企整体经济运行平稳向好,经营质效稳中有进。
“三项制度”改革为企业发展添活力
初冬时节,乌海湖一号码头景色宜人,虽没有夏天游客爆满场景,却依然能看到工作人员满怀热情忙碌的身影。
近年来,乌海文旅集团积极推行国有企业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三项制度改革),实行中层管理人员竞聘上岗,建立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通过考核树立“优者上、劣者汰”的选人用人标准,企业活力明显增强。为了让企业轻装上阵,乌海文旅集团坚持按需设岗,统筹缩减机构设置,将总部部门数量减少23.5%,定员精简10.8%;子企业机关部门压缩25%,切实解决了“总部机关化”问题。为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和热情,乌海文旅集团通过岗位价值测评结果及薪酬调研分析,构建了面向全体员工、突出岗位差异的多元化薪酬激励体系,实现了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的共同提升。
“自改革以来,集团聚焦主责主业,通过缩减内设机构、建立差异化多元化的薪酬激励机制等方式,切实解决了公司重组以来富余人员增多、亏损严重等问题,充分激发了职工干事创业的动力。”乌海文旅集团副总经理郄照雄说,“前三季度,集团实现了营业收入1800余万元,企业发展的动力持续释放。”
市场化运营助力国企高质量发展
在海勃湾区302公交枢纽站,干净整洁的停车场内有序地停靠着10余辆租赁汽车。
“我们之前考察了好多租赁公司,觉得乌海市公交汽车租赁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国企品牌,让人放心,价格合理、车辆舒适,所以我们最终选择租这儿的车。”正在挑选旅行车辆的市民韩晓告诉记者。
汽车租赁服务是乌海市公交汽车租赁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市场化运营的生动实践,其以物美价廉的租赁价格和方便快捷的租赁体验在乌海市汽车租赁市场取得了良好的口碑。为增强市场竞争力,公司积极扩大经营规模,今年定制购入22辆市场主流车型,新增了4家长期合作单位,相应合同金额达120万元,为公司业务进一步拓展打下了良好基础。目前,该公司已拥有长期合作单位40余家,其中签订长期租赁合同的17家,合同金额总计271万元。
自乌海市国企改革以来,市属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整体优化,市场化经营机制取得深层次突破,国企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营业收入、上缴税费、净利润等指标实现历史性突破,发展前景不断向好。
“下一步,我们将以增强核心功能和提升核心竞争力为重点,持续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强化调度落实,跟进监管服务,不断激发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动能。”乌海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王利峰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