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之前学习风力发电可以点亮小灯泡,大家提出如果是把风扇插头的两端拿到手上会不会有被电的感觉呢?今天就让大家来体验一下,谁想来?”课堂上,市第十二中学物理教师庞敏提出疑问。只见学生纷纷举手,两个同学来到讲台,亲身体验,一起寻找如何减小电流的方法。之后学生提出可以多几个人串联进行实验,相当于增加了电路中的电阻。
伴随着学生的猜想,庞敏正式开启这堂主题为“电阻测量”的物理课。
在庞敏看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物理教学也要与时俱进。从教12年来,她认为物理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探索世界的方式,教学上最核心的就是抓住学生、抓住课堂。
因此,庞敏的课不仅上得活泼生动,还想方设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听出“火花”,不清楚的敢于提问、善于交流讨论,让教学不再是灌输,而是激发和启迪。她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因为只有通过亲手做实验,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她会引导学生从观察现象入手,提出问题,然后设计实验,进行操作,最后得出结论。“虽然整个过程会有些困难,但有教师的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操作下来,对他们的科学素养的提升会有很大帮助。”庞敏说。
“庞老师的课生动有趣,尤其是实验,都印在我们心中,平时也不用去硬背概念就能学以致用。”学生张颢然说。
走进庞敏的办公室,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教具。庞敏经常自己做教具,同时也鼓励学生做学具,这些都是他们的成果。初三(8)班的学生张耀文运用杠杆原理自制的投石器格外引人注目。投石器通过调整弹弓与支架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投掷过程也是能量转换的过程,它将储存的弹性势能转换为投射物的动能,从而实现了投掷的效果。
庞敏表示:“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学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并应用起来。”
今年5月,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委员会下发了举办全国中学物理名师课堂展示大会的通知。庞敏接到通知后,精心备课、认真磨课,多次试讲,得到了教研员李群、薛涛、白爱华等的悉心指导。
经过广泛征集和严格筛选,庞敏从各盟市的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以初中组第一名的身份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参赛。
在11月1日至4日举办的全国中学物理名师课堂展示活动中,庞敏凭借生动有趣的课堂讲解、深入浅出的教学设计和良好的师生互动,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最终荣获全国初中物理名师课堂展示二等奖。
从乌达区教学能手、优秀教师、乌海市中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到内蒙古自治区实验教学说课二等奖、全国中学物理名师课堂展示二等奖……庞敏始终坚守教书育人初心,持续精进教学技艺,深耕课堂,创新教学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努力为教育事业作贡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