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1月1日正式创刊的《乌达矿工报》是乌海地区最早的报纸,第一任总编辑为陶宏信(1980年8月至1983年6月,曾任乌海市革委会副主任、副市长),以后担任过该报总编辑的有李学谦(曾任中国人民银行内蒙古分行副厅级巡视员)、苗得田(后任乌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琦(后任《乌海日报》总编辑)等。
《乌达矿工报》创办初期与乌达矿务局广播站同在一栋平房办公,只有三四名采编人员。1961年,广播站合并到矿工报社,编采人员既办报纸,又办广播,整天忙得不亦乐乎。
当时,报社印刷厂的印刷设备非常简陋,只有一台脚踏式圆盘印刷机,没有铸字机,印不了报纸。每期报纸都要到宁夏日报社印刷厂排印。后来为了工作便利,派一名编辑常驻银川,负责校对、改版工作。报纸为周一刊,四开四版,发行量2000份。后来,北京精减下放了一批印刷工人,分配到乌达矿工报社印刷厂十多人,成为业务技术骨干,为印刷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65年10月,乌达矿务局并入贺兰山煤炭工业公司内蒙古分公司,公司机关设在乌达矿务局。《乌达矿工报》更名为《矿工报》,成为分公司党委机关报,为周三刊,发行量一万多份。发行范围包括乌达、包头、扎赉诺尔三个矿务局和呼鲁斯太筹备处、117煤田地质勘探队,编采和行政人员共23人。
后来,矿工报几次改名,到1974年停刊。该报从创刊到停刊的十几年里,有不少知名人士在此当过编辑、记者,如新华社资深记者艾丁、《工人日报》副刊部主任曹子戈、内蒙古著名作家张志彤、大学教授叶良能等。
1985年12月,《乌达矿工报》复刊,举行了隆重的复刊大会,中央和地方十几家宣传、新闻单位发来贺电,数十位来宾应邀参加大会。时任中共中央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布赫为《乌达矿工报》题写报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注册并颁发国家统一刊号:CN15-0035。在乌海地区,只有《乌海日报》和《乌达矿工报》有国家统一刊号。
复刊后,《乌达矿工报》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立足基层,面向矿工,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建立了一支各厂矿宣传科为纽带,以特约记者为骨干的通讯员队伍。同时举办了一系列全局、全市乃至面向全国的各类征文活动,提高了报纸质量,活跃了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新闻、宣传、文学创作人才。
2003年,《乌达矿工报》更名为《乌达矿业报》。2009年,《乌达矿业报》与《海勃湾矿工报》合并为《乌海能源》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