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工业产品外包装上的二维码
可轻松查询产品全流程生产信息
还能获取厂家的基本信息
如公司历史、业务范围、产品和服务等
这个二维码
是工业互联网标识
也被称为工业互联网领域的“身份证”
如今,这种便捷的“身份证”
已被乌海35家重点企业广泛运用
成为企业扩展销售链的有力帮手
“以前,产业链上游的产品到下游时,一个箱子上可能要贴十几个环节和企业的‘私码’,现在出货时只要贴一个工业互联网标识码,就可以做到全流程溯源。以‘1-氯蒽醌’产品为例,我们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将多个异构系统相连接,实现从企业标识、公司介绍、安全技术说明书、仓储运输乃至售后服务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内蒙古英莱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质量管理部部长赵辉介绍说,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应用让企业尝到了甜头,也让企业看到了更好的发展前景。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主要包括标识编码和解析系统两大部分,其中标识编码就像物品的“身份证”,借助条形码、二维码、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等形式,为物品赋予全球唯一的身份信息;解析系统则是读取这一身份信息的计算体系,被认为是工业互联网的“神经网络”。有了标识这个“身份证”,在标识解析体系的助力下,小到螺丝钉,大到流水线,每一类生产要素及其运转过程都能够转化为具体、可读的数据。
作为产品的“数字身份证”,企业的“宣传码”,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还有哪些好处?
在内蒙古宜化化工有限公司内,工作人员正加紧录入爆款产品碳化钙的信息。作为一家老牌传统化工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交互少、交易链条长、信息交流不对等一直是企业打通全产业链的难题。如今,该企业借助工业互联网标识项目应用,正在打造内部研产销一体化的数字通道,通过打通生产、销售、库存等环节,对生产全流程实时监控并进行数据分析,实现上下游数据共享,打破了这一僵局。
“借助这些系统,我们计划构建自己的研产销一体化的数字通道,不但能实现从生产到过程等环节的精细化管理,还能对市场趋势和未来发展进行预测,灵活调整企业生产计划及库存安排,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和风险,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该公司党委副书记刘波说。
向“数”而行,乘“云”直上。随着工业互联网在跨系统、跨企业、跨地域数据交互方面发挥更大的优势,乌海也加快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在体系建设、应用探索、技术创新、产业培育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