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门口挂的牌子规范了、群众办事需要开具的证明大幅度减少了、居民身边的贴心服务安排上了……这些看得见的变化、摸得着的幸福,皆是海勃湾区推进为基层减负赋能的有力举措。 今年以来,海勃湾区大力推进政策制度改革创新,紧盯基层治理关键环节,注重标本兼治,坚持打好减负赋能组合拳,把基层减负、强基固本等工作贯通起来、一体推进,精心勾勒出一幅提升基层治理质效的生动画卷。 减负,焕发基层活力 破解基层治理突出问题,是一场力戒形式主义的攻坚战和持久战,海勃湾区突出改革举措,着力在健全体制机制、夯实减负举措上下功夫,让广大基层干部将更多时间和精力用来谋发展、抓落实,提升为民服务能力。 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区委成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明确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和工作重点,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基层减负突出问题,定期召开调度会,高位部署、统筹推进,全力破解基层治理突出问题,分类施策推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取得新实效。制发《海勃湾区关于落实中央、自治区、乌海市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重点任务清单》《海勃湾区关于为基层党组织减负增效的意见》等一系列基层减负文件,明确目标导向,切实做好跟踪问效和督促指导,推动基层减负往深走往实做。 夯实基层减负举措,从科学编制镇(街道)、村(社区)职责事项目录清单,到建立清单外事项准入、退出机制;从持续规范村、社区组织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清理不规范标识牌,到扎实开展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专项行动,清理解散工作群组;从删减合并报表台账到积极推进“根数据库”平台建设。截至目前,全区已规范清理机制牌子751块,明确村、社区可开具证明10项、不应出具证明20项,合并、清理各类微信工作群组143个,删减合并数据表格台账123个,整合精简督查检查考核事项10个。 创新建立“红黄绿”清单制,按照“红色—不应干、黄色—改进方式干、绿色—非干不可”原则形成3类清单,明确绿色清单“经济就业、民生福祉、矛盾纠纷信访、思想政治宣传教育、暴露基层问题”5类非干不可的事,通过“明责、晰权、赋能”,让社区工作者更有时间和精力服务老百姓,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270件。 赋能,激发干事动力 为基层赋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海勃湾区做好提质增效的“加法”,推动资源、力量、服务向一线集聚。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镇(街道)“编制周转池”,为各街道共增核行政编制72名、事业编制1名;完成基层干部借调清退工作,全区15名借调人员已按规定时限返回镇(街道);落实743名社区工作者薪酬待遇制度,281名持证人员全部兑现职业津贴;从乡村振兴、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到村任职选调生、驻村第一书记等提拔镇领导班子3名,配齐配强镇领导班子;加大选派精干人员力度,下派选调生20人、驻村第一书记6人、驻村工作队员4人,为基层治理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党群服务中心优化提质,将村、社区各类功能室由188间有效整合为153间,把腾出的功能室提供给居民使用,做到“办公最小化、服务最大化”。提高专业化设备使用率,开展党群服务中心政务设备培训10余次,对基层窗口专员业务指导培训15次,移交退还使用率不高的政务设备20余台。 持续深化“吹哨答卷”,依法赋予各镇、街道综合管理权、统筹协调权、应急处置权等权力,以确保镇、街道权责一致、资源与事权相匹配。建立“吹哨答卷”事件处置系统,切实把“吹哨答卷”由原来的靠人与人的沟通协调转变为靠平台系统盯办的模式,节约基层用于沟通协调盯办的精力和时间成本,形成“出卷—吹哨—应哨—答卷—交卷—评卷”工作闭环,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能力。机制运行以来累计“吹哨”1545次,各部门解决群众各类需求1538件,办结率99.3%。 聚力成势打造治理新格局 构建条块融合、多元联动的基层治理机制,是海勃湾区推动为基层减负赋能的有效途径。 深化在职党员下沉报到,海勃湾区以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工作机制为重要抓手,线上依托连心桥APP载体,村、社区党组织发布“三清单”需求目录,为在职党员“双报到”录入积分,推动党员干部主动认领事项;线下社区党组织与包联共建单位形成合力,组织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制约社区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逐步构建共建共治新格局,为基层治理聚力赋能。今年以来,单位党组织与包联村(社区)开展感党恩系列主题活动760余次,1.4万余名在职党员认领“微心愿”1800余个,213个基层党组织为群众办实事1100余件。 做实做细综合网格,海勃湾区推动党建、政法、民政、信访、应急管理等各类网格实现“多格合一”,建立网格党支部(党小组)241个,把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嵌入支部和网格,推动基层党组织向网格楼栋等末梢单元延伸。统筹现有337名专职网格员、1400余名兼职网格员,充分运用暖心服务小分队315支,积极开展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今年以来,网格员已累计上报事件58222件,办结58199件。 发挥物业党建联建作用,把党的工作覆盖到网格小区,坚持推行网格(小区)党组织与业委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推选11名网格(小区)党支部书记为业委会主任,积极拓宽工作视野,组建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委员会等形式,探索社区党组织领办服务公司方式,建立以社区党委为核心,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企业、驻地单位、包联单位等共同参与的“管家联盟”,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 “负担”轻了,“动力”足了,“步子”才会快。海勃湾区坚持积极推动多元共治、形成合力,推动减负赋能落到细处、落到实处,以改革精神、系统观念、创新思维促进治理转型、制度创新、平台优化,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整体效能,激发基层干事活力,为推动海勃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