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书法教室里备好了笔墨纸砚,我只要带上一本字帖,就能在课上写我最喜欢的小篆了,遇到难题还能向书法老师请教。”郭嘉洋是海勃湾区第一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只有10岁的他,现在已是老师和同学们眼里的小“书法家”了。
除了开设书法课,海勃湾区第一小学还定期开展书法大赛、书画个人秀场、汉字听写大赛等,并在学校打造了一条书法长廊,长期展示书法名家、老师、学生的作品,让学生徜徉于书法世界中,感受书法之美,习练书法技巧,学习书法文化。
走进乌海市各所学校,处处都能看到书法元素。“光明书院”是海勃湾区光明路小学的书法基地,孩子们在这里看展、习练、交流,书法老师牛宇每天都在这里教书法。作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牛宇对书法教育颇有心得:“每一位学生来到这里都会沉下心、静下来,字源、字理、字体、名篇背后的书家故事等,都会成为我的教学内容。同时,我们还将书法教育与美育、德育融合,让学生既能写好中国字,又能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日常教学中,牛宇更擅长发掘学生的个人潜质。他说:“有的孩子性格偏内向,我会建议他习练比较秀美的字体;有的孩子活泼外向,我就会推荐他写比较豪放的字体。另外,乌海还是‘中国书法城’,可以利用的书法教育资源丰富,孩子们得到的书法教育也更加有内涵。”
如今,不管走进哪所学校,都能享受到一堂高品质的书法课。
乌海市职业技术学校将书法课程作为公共基础必修课,由书法专业专任教师教学;另外,还成立了“墨韵书社”书法社团,定期邀请知名书法家来校开展讲座。校园内,建有书法石林、书法展示长廊和书法观赏灯柱,还设有教师书画室、智慧书法教室、书画印工作室、书画装裱室等;各楼层、楼道及室内悬挂师生书画作品近2000幅。该学校获得中国硬笔书法名校、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书法五进”示范基地等荣誉,不少师生还在国家级、自治区级书写大赛中获奖。
近年来,乌海市充分挖掘“中国书法城”这一文化品牌优势,推进书法教育进课表、进课堂、进活动和课程课时落实、书法教师落实、书法教学资源落实的“三进三落实”,并在全市90%的学校建立书法基地,建立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书法教育体系,让每一个学生都浸润在书法文化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