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首日,探访“乌海温度”

岁寒最是问暖时。一个“暖”字,凝结着民生期盼,涉及千家万户,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

10月15日是乌海市正式供暖的第一天,供暖效果好不好?居民家里暖不暖?出了问题咋解决?当天,记者走进换热站、居民家中进行实地探访,真切感受“乌海温度”。

图片


家里热了,心里暖了

家里多少度?暖气热不热?上午10点30分,记者随同工作人员随机来到了海勃湾区京海城小区居民苏晓红家中。

一进家门,一股暖意扑面而来,能明显感觉到室内与走廊的温度差。家中阳台上的绿植一派生机盎然,苏晓红一边摆弄着花草,一边跟记者唠起了家常。


“前几天在社区的微信群里看到即将供热的消息,我早早地就做好了准备。”苏晓红对记者说,她家提前就把暖气管道进行了放气,并清理了家里的滤网。

“今天早上一起床,我就把入户阀门打开了,刚刚做了个早饭,家里的温度一下子就上来了,我摸了摸暖气,还有点儿烫手。”苏晓红笑嘻嘻拿起了家里的温度计,上面显示温度为25℃。苏晓红打趣道:“我一会儿得把暖气关小一点儿,免得我孙女儿上火。”

在京海城小区,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居民,大家都表示家里的温度没问题。“今年肯定没问题了,‘温暖工程’给咱把管道全部换新啦,咋可能还冷呀。”居民田长发开心地对记者说。

据了解,今年,乌海市“温暖工程”的16个改造类工程已全部完工,累计改造供热管网211公里、改造换热站361座、改造升级智慧供热平台4个、改造热计量用户3000户。同时,建立“供热管家”机制,为全市495个小区配备107名“供热管家”,通过“管家”进小区业主群,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图片


24小时在岗,居民屋子暖了

10月15日早上6点,记者来到市热力有限责任公司千禧苑中心换热站,发现换热站内早已灯火通明。在大多数居民都沉浸在睡梦中时,中心站的供热管家们早早地开启了他们一天的工作。


刚走进换热站,只见供暖管道、机器泵等设备平稳运转着。回水温度、供水温度等各类数据显示在电脑屏幕上,中心站站长高士伟正盯着屏幕察看设施设备的运行参数,以确保供暖设备的正常运行。


“冬季供暖事关千家万户,作为离居民最近的‘供热人’有着重要的责任,我们会在供暖季24小时值班,随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让市民在寒冷的冬天享受到安全稳定和贴心的用暖服务。”高士伟说。


图片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