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保护古生物化石?
我国古生物化石知多少
我国是古生物化石大国,各类古生物化石资源丰富。
古生物化石分为爬行类、鸟类、哺乳类、鱼类、两栖类、高等植物、无颌类等种类。以下是我国的代表性古生物化石资源——
名气大:我国的贵州瓮安生物群、云南澄江动物群、辽西热河生物群、和政动物群等古生物化石资源享誉世界。
造型美:辽西“中华龙鸟”、“汉中瑰宝”陕西宁强链珊瑚等造型优美。
辽西“中华龙鸟” 王旭日 供图
“汉中瑰宝”陕西宁强链珊瑚 郭岐明 供图
体积大:河南自然博物馆镇馆之宝——巨型汝阳龙,是迄今发现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复原后的巨型汝阳龙体长38.1米,体重超过100吨,相当于20头成年大象的重量。
巨型汝阳龙 张永强 供图
年龄高:“地球上最古老的鱼类”昆明鱼距今5.18亿年;“亚洲最古老剑龙”重庆元始巴山龙距今1.69亿年。
昆明鱼复原图 化石网 供图
重庆元始巴山龙复原图 熊璨 供图
哪些机构保护重要化石产地?
地质公园、文物保护单位、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都是重要化石产地的保护机构。
古生物化石保护现状
背景图片:古生物化石与地质遗迹调查工程项目组在青海贵德国家地质公园进行野外调查 董颖 摄
背景图片:全国重要古生物化石调查与保护监测示范项目组在河北宣化开展化石调查 王剑昆 摄
背景图片:重庆云阳县150米长“恐龙化石墙” 熊璨 摄
古生物化石面临哪些威胁?
守护古生物化石的努力——建立健全古生物化石保护、管理机制
2018年,自然资源部依据《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实施办法》,制定《全国古生物化石普查工作方案》,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重点围绕化石产出源头及标本落脚点制定行业规范,开展全国古生物化石调查、登记、监测示范工作,初步建立全国古生物化石数据基础;
第二阶段,补充制定化石发掘、收藏规范,实现古生物化石调查、发掘、收藏、登记全数据链条管理,试点实现中央—地方数据互联互通;
第三阶段,实现中央—地方数据全面互联,建立数据汇交、审核、维护制度,构建全国古生物化石大数据快速滚动更新机制。
目前,该项工作取得重要成果。在摸清家底方面,基本查明了我国化石产地特征及保护现状。在数字化建设方面,初步研发了古生物化石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解决全国数据互联互通问题。在理论和技术创新方面,完成3个行业技术标准,探索产地监测新方法。
河北省张家口市恐龙足迹化石产地 王旭日 摄
青海德令哈新发现上新世哺乳动物化石产地 保广普 供图
科研人员探索通过超声波测速判断地层风化速率 四川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 供图
激光扫描测量化石表明形变 山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心 邹连庆 刘瑞峰 供图
保护化石还可以做什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