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内蒙古中西部及宁夏地区
连日阴雨
9月15日中午
一对母女在巴彦浩特
九孔桥下采摘蘑菇
未经甄别
食用后出现野蘑菇中毒症状
银川市一医院
收治多起野蘑菇中毒病例
主要为食用含鹅膏毒素的
肉褐鳞环柄菇所致
此毒素强
中毒者多现胃肠症状
幸得及时救治转危为安
但治疗费用高昂
蘑菇分布很广,在林荫道、路边、房前屋后、杂木丛中、朽木上、粪堆上,都可以见到野生蘑菇的生长。
毒蘑菇极难识别,中毒后病死率高,且无特效疗法。
对此,预防中毒尤为重要,而最好的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方法,就是不采、不买、不卖、不吃来路不明和不认识的野生蘑菇!
目前,我国已知的有毒蘑菇种类有400多种,其形状特征和普通蘑菇并无太大差异。
民间或网传的一些毒蘑菇鉴别方法均无科学依据,例如:民间流传着“颜色鲜艳的蘑菇有毒”的说法,但灰色的灰花纹鹅膏、拟灰花纹鹅膏和白色的致命鹅膏、裂皮鹅膏等就为剧毒种类蘑菇;而黄色的鸡油菌、拟橙盖鹅膏和一些颜色鲜艳的红菇种类蘑菇却是美味的食用菌。
如不慎中毒,吃完蘑菇后感到不适,有恶心、呕吐、剧烈腹泻或视力模糊等表现,应立即前往医院治疗。
没有出现呕吐的病人,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快催吐,排出体内有毒物质,防止毒素继续吸收而加重病情。
就医时,尽可能将剩余蘑菇样本带给医生,以便及时检测毒素,尽快确定毒素的种类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