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乌海秋高气爽、瓜果飘香,秋日的欢歌回荡在这座小城。在这个好时节,“大河情 赏石韵”中国赏石城·乌海第十三个全国赏石日观赏石宝玉石精品展(以下称精品展)于8月30日在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开幕,为我市及周边地区的爱石之人献上一场精彩的奇石盛宴。
戈壁石《葡萄》
戈壁石《金蟾》
戈壁石《石上有喜》
展会在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设立观赏石宝玉石精品展位380个,在馆外东侧设立展篷区,该区域拥有展位300个,包含小品石展厅、名人名石展厅等。
观赏石宝玉石精品展厅内人头攒动。爱石之人纷纷品鉴奇石,如若遇到心仪的奇石则是驻足仔细品鉴,或与石商进行交流。室外展篷区,爱石之人也会向石商寻问奇石的材质、产地等等,一派热闹的场景。
“这是上好的泰山石,外皮都是包浆的。”“我们竹节斋的歙砚石都是上好的料子,请工匠精心打磨而成的。”“这块像猪八戒的石头是戈壁石中的沙漠漆,许多地方都玉化了,如果看好了,价钱可以商量。”……
本次精品展展品多、种类全,尤其是收藏名家展品亮相较多。展会上汇集了世界各地的奇石,既有戈壁石、泰山石、灵璧石、寿山石等传统的名石,也有北方人不常见到的桂林鸡血玉、南红玛瑙,还有国外的马达加斯加奇石、埃及蛋白石、蒙古国沙漠漆等奇石。展会上不少收藏名家也展出了自己的奇石,我市赏石藏石活动的拓荒者郝孝礼展出了几展柜的奇石。中国观赏石协会小品石筋脉石天珠养生舍利石专业委员会的不少收藏名家携带小品石、筋脉石、天珠、养生舍利石四大奇石品类助阵此次精品展。
“奇石店铺服务很好,许多店针对不同年龄段开发了针对性的奇石展品。”室外展篷区一家售卖南红玛瑙的店主徐正义向记者介绍,“我们店铺开发出了很多种类的南红产品,如南红手镯、南红手串、南红项链等,满足当下爱石之人的不同需求。”室外展篷区的另外一家店铺准备了许多缠丝玛瑙吊坠,吸引了不少年轻人驻足观看。“这些小块的缠丝玛瑙色泽亮丽,这些玛瑙都被店铺加工成富有寓意的形状,如象征爱情的心形,男朋友买了两块,我们一人一块,非常开心。”市民孙丽说。记者在现场看到,许多店铺都会针对购买者的需求,通过店内设备进行加工。
石友品鉴奇石
市民挑选奇石
本次精品展还邀请了全国资深赏石名家对参展石头进行评级。在展会评级较高的石头中,“新面孔”比较多,其中一块头像奇石被评为特级。这块头像奇石的眼睛、鼻子、嘴巴都很自然,你要单独看某一位置,并不十分像,合到一起看就非常像,甚至它还传递出微笑的表情,一点也不抽象。如果只去看这块奇石五官的时候,每一部分单独看却又都不像,这正符合天然奇石的特征,人为修形的石头才会刻意把每一个部位修得很像,而这块石头的天然性更容易被接受。此外,这块奇石底座简约,既起到了支撑石头的作用,也没有为了突出主题雕刻大量元素去辅助,石头和底座比例各占一半,避免了喧宾夺主的嫌疑。
“在此次精品展上,我真切地体会到观赏石美在自然、妙在自然、神在自然、奇在自然的特性,展品规格高,品种丰富,涵盖各地知名石种,可谓是一石一世界,个中有乾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戈壁石研究学会会长郑陶高说。
安徽歙砚石
泰山石
戈壁奇石《玉观音》
乌海奇石产业发展之路
8月30日,“大河情 赏石韵”中国赏石城乌海第十三个全国赏石日观赏石宝玉石精品展于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开幕。2012年,全国首个“中国赏石城”落户乌海,我市也是首个“全国赏石日”启动仪式所在地。此次精品展也是我市又一次在全国赏石日举办的赏石大展,也是检阅我市赏石事业发展成绩的一次大展。
了解现在,更要回顾过去。1996年,市文化局党组决定将我国传统赏石文化引进至乌海,我市的赏石、藏石活动就此起步。同年,郝孝礼、张胤洲等人到阿拉善盟左旗戈壁滩上捡奇石。1997年6月,郝孝礼和张胤洲前往全国多地考察奇石市场并选购奇石。1997年秋,郝孝礼举办了我市首次奇石根雕展。1999年,乌海奇石博物馆建成。
伴随着藏石赏石活动的开展,我市的奇石市场也应运而生。
2003年,海勃湾区原花鸟市场有了奇石销售店铺。2006年,这些店铺搬迁到市人民公园南门,形成了销售奇石一条街。2004年,我市形成了以原影剧院为中心的奇石市场。2007年至2013年,我市连续举办七届“中国观赏石·乌海博览会”。2022年,“黄河魂 戈壁情”中国赏石城·乌海十年宣传推广活动在我市举办。
20余年的发展,我市的奇石文化普及与奇石产业发展都取得了显著成果。
奇石为表,文化为魂,我市的赏石之风盛行,文化在其中起到了很强的支撑性作用。
我市的奇石热如此长盛不衰的原因有哪些?其中既有我市临近阿拉善盟、兰州市等奇石产地的地理原因,也有我市文化、商界精英人士引领奇石热潮及自觉继承和赋予奇石之文化的因素,但推动我市奇石热潮的主因还是文化。
郝孝礼是我市藏石赏石活动最早的倡导者,他认为石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我市石友们编印了《乌海藏石》画册,尹君先生写了开卷语,张宝桥写了《爱石》《恨石》两首诗;2003年,张宝桥的赏石专著《玩石》上中下3册相继出版,标志着我市的赏石文化由收藏走向研究。2008年,发行量高达15万份的杂志《中华奇石》,每一期都开设了乌海专版,介绍乌海的奇石收藏活动,足见对乌海赏石文化的重视和支持。同年,乌海市赏石协会成立。2009年,内蒙古首家赏石文化主题酒店在我市落成。2023年,乌海市观赏石宝玉石协会成立。
正是乌海众多藏家、爱好者对石文化的不懈追求,才大大推动了乌海的奇石热,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
乌海部分藏家奇石获奖情况
2000年,郝孝礼的藏石《伴儿》在中国·抚顺国际踏雪赏石艺术节上获金奖。
2008年,张宝桥的藏石《天马行空》在北京·2008携手奥运奇石展上获“奥运之星”奖。
2008年,王刚的藏石《太平有象》在北京·2008携手奥运奇石展上获“奥运之星”奖。
2009年,王仁昌的藏石《圣人》入选上海迎世博国际奇石精品展。
2009年,王光瑞的藏石《菩萨保佑》入选上海迎世博国际奇石精品展。
2009年,孙建华的藏石《龙》在广州奇石大赛上,位列前10名。
2013年,王保印的作品《红烧肉》《牧牛图》、崔向东的作品《凤鸟》《金元宝》、邓二喜的作品《雄狮》,入展“庆十八大迎新春·中国观赏石邀请展”。
2016年,武兴和的作品《太阳神》和《羊回头》入选《中国石谱》。
2018年,在太原举办的“国粹杯”赏石文化艺术交流博览会精品展上,王保印的作品 《一代天骄》获金奖、《牧牛图》获得银奖,宁俊杰的作品《金龟》获得金奖,邓二喜的作品《圣人》获得金奖。
2020年,王保印的作品《一代天骄》获2020年第16届阿拉善赏石文化旅游博览会暨中国收藏家协会民间收藏高层论坛银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