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晒”咱村|党建引领 绘就“好丰景”

村庄名片:

富民社区位于乌达区乌兰淖尔镇滨湖路西侧,交通便利,辖区面积28.25平方公里,常住居民270户,546人,耕地面积7060亩,主要种植玉米等传统农作物,部分种植户经营果园。

人物名片:

祁永谦 乌达区乌兰淖尔镇富民社区第一书记


金秋时节,我们富民社区处处“丰景”如画。走,跟上我去地里转转。

8月中下旬,正是社区居民赵恩堂家的果园开园迎客的好时候。这不,西梅销售的热度还没褪去,又迎来梨子的采摘热潮,不时有私家车驶进驶出,赵恩堂一边接待,一边称重算账,忙得不亦乐乎。

看到我们入户走访,赵恩堂对家门前新修的乡村公路赞不绝口。自从土路变成硬化路,自驾进园采摘的顾客一下子多了不少。赵恩堂把今年果园生意好归功于门前修的这条路,这让我们感到很振奋。

乡村公路,一头连着民生,一头通向发展。去年,富民社区党委经过多次实地调研,利用乡村振兴专项资金,把3条泥泞难走的土路修成了公路。今年,社区党委又确定了5条乡村公路的新建、改建计划。一条条乡村公路的建成实现了人畅其行、货畅其流,进而串联一路风景,带动一片产业,造福一方百姓。

乡村公路在田间延伸,直通今年新开辟的辣椒种植基地。作为农田里的“新成员”,绿叶茂盛的枝头下挂满了红艳艳的辣椒,颜值和产值都“在线”。

多年来,富民社区以玉米种植为主,农业产业结构单一,收益少。富民社区党委和驻村工作队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着力坚持“以小撬大、稳步实施”原则,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刘文珍是富民社区的致富带头人、种植能手,也是乌海市惠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人。今年春天,社区党委出资组织刘文珍、岳利民等种植户到巴彦淖尔市学习考察辣椒种植项目,采取“党委+合作社+产业基地+种植户”的模式推动基层党建和辣椒产业融合发展,首批试种植的70亩辣椒即将在9月上旬迎来丰收,收益可观。

在富民社区党委的牵头下,乌海市惠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苗供应商还签订了产销协议,以每公斤不低于2.4元的价格收购首批试种植的全部辣椒,消除了辣椒销售难的后顾之忧,为积极参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种植户们吃下了定心丸,也为明年扩大辣椒种植面积、带动更多种植户增产增收奠定了基础。

火红的辣椒长势好,“初心菜园”里各式新鲜时蔬也喜迎丰收。今年4月,富民社区党委把辖区一块闲置土地改造成了“初心菜园”,两个党支部各认领了党组织“责任田”,党员志愿者负责种菜,社区居民纷纷传授种植经验,共同开展日常养护。如今,蔬菜成熟了,党员志愿者定期采摘,为社区的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困难群众送菜上门,为他们的餐桌添几道“暖心菜”。

苏三路通往商砼站的田间土路困扰20余户居民出行,已列入今年乡村公路改建计划;建议把一片闲置的空地改造成晾晒场,满足居民晾晒粮食需求的同时改善人居环境;优化苏三路采摘园路段停车环境,增设停车位,助力发展采摘经济……富民社区党委丰富说事方式,拓宽说事渠道,将“田埂埂议事会”搬到了田间地头,挪到了社区居民身边,广泛征集和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同时带动了更多社区居民主动参与到乡村治理工作中。

党建领跑“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促增收;党建引领“人才链”,培养乡土人才强技能;党建串联“服务链”,暖心服务聚人心……近年来,富民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产业发展,把组织建在田间、服务落在田间、人才育在田间、实绩亮在田间,把党建力量凝聚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中,形成了以“用好一支关键队伍、搭好一个议事平台、耕好一片党员责任田、引进一条致富道路”为核心内容的“四合一”党建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在希望的田野上看产业发展欣欣向荣,到整洁的街巷里和街坊邻里唠唠家常,感受淳朴民风,欢迎大家来富民社区走一走、看一看。



相关推荐

评论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