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城市管理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海勃湾区秉持人民至上、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理念,以“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为指导,持续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如今的海勃湾区,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提升,环境美化、绿化率高,整体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立足标本兼治
优化生活环境
海勃湾区按照《乌海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违法行为处罚规定》,采取集中整治与日常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开展了各项专项治理工作。截至目前,规范各类市容市貌违规行为3万余次;行政处罚立案97件,结案88件。
为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营造良好宣传氛围,海勃湾区通过“乌海融媒”“乌海新闻”“乌海文传”“活力海勃湾”“海勃湾城管”微信公众号等发布各类城市管理执法信息和便民利民惠民信息,提升群众知晓率。
海勃湾区还积极强化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整治,定期检查生活垃圾处理企业的日常工作,定期检查各小区垃圾分类的实施情况,组织人员专项治理“脏、乱、差”、死角垃圾及偷倒乱倒现象,形成常态化模式,全面提升环境卫生质量;依托区域社会治理中心指挥平台构建协调统一、快速便捷的城市管理新模式,继续用“打补丁”方式制定务实管用的精细化管理制度,实行“街长制”,深化“马路办公”,第一时间发现并及时解决城市管理中的堵点难点和群众反映问题。
实施温暖工程
提升幸福指数
海勃湾区制定了《海勃湾区温暖工程实施方案》,形成了《海勃湾区2024年城镇供热温暖工程项目实施情况汇总表》《海勃湾区温暖工程未开工项目倒排工期表》等,全力推动温暖工程实施。针对去年供热投诉量较多小区,海勃湾区积极协调各供热企业,形成《海勃湾区供热温暖工程一小区一方案统计表》,将投诉量较多小区全部纳入温暖工程实施改造,提升供热质量。
海勃湾区紧紧围绕温暖工程项目建设时间,要求各供热企业加速办理前期手续,抢抓施工黄金期,力争在供热季到来之前完成项目建设。
注重综合整治
建设宜居城市
今年以来,海勃湾区持续推进矿区环境综合整治,不断加强矿区环境卫生和道路安全隐患治理,积极清理矿区乱堆乱放;采取错时联合执法,整治矿区超高、遗撒及不盖苫布作业车辆,形成持续高压打击态势,达到警示和震慑效果;按照“六个百分百”要求,开展专项巡查,城区共有开工工地35家,现已全部完成检查工作。
海勃湾区不断加大粉状物料运输车辆的道路执法力度,着力解决渣土运输途中带泥遗撒污染路面等问题,截至目前,检查从事渣土运输车辆100余次,清理建筑垃圾20车共200余吨。
成立工作专班
助力安全生产
今年,海勃湾区对辖区18家燃气企业、场站进行了27次检查,共查出46条隐患,现已全部整改完毕;对餐饮燃气用户、学校、幼儿园、医院、大型综合体、职工餐厅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17期培训,共培训1528户。
为防范第三方施工破坏燃气管道,海勃湾区要求各施工单位对接燃气公司签订《施工现场燃气管网确认单》,使燃气管道管护水平大幅提升,降低了第三方施工破坏管道安全风险;对滨河新区140家餐饮场所燃气隐患进行全覆盖排查整治,目前,隐患已全部整改完毕;聘请第三方公司对全区643公里燃气管道进行全面风险评估,并按照风险级别制定了隐患清单。
海勃湾区不断加强燃气经营企业监管,进一步压实管道燃气公司安全主体责任,持续履行入户安检,加强户内设施的隐患排查与整治工作,确保居民户内燃气使用安全;进一步完善燃气管道安全管理制度,计划于今年9月初建成智慧燃气监测平台并投入使用,切实提高燃气安全监测水平,确保燃气管道安全运行。
优化营商环境
深化“放管服”改革
为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工作,营造文明、有序、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海勃湾区今年上半年网络审核牌匾840块,办理市政设施建设类审批35件,录入“互联网+监管”信息26次,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共录入“双公示”信用信息平台政府应用系统905次,录入电子台账840次,整理各类审批档案870余卷,并对来访群众的咨询进行详细解答,办结率和服务率100%。
海勃湾区将尽快推进智慧供热、智慧工地、智慧停车、智慧园林平台建设工作,根据智慧化平台建设需求,细化前端信息采集系统内容,通过财政拨款、企业投入等方式,落实资金采购智能信息采集设备。
评论